第124部分(第3/4 頁)
善巴貝勒有什麼主意?”
善巴笑道:“為什麼不跟明人交換呢?用我們抓來那些明人跟他們交換!”
圖爾格作驚喜狀,卻狡詐的詢問:“如果明人不同意,兩位貝勒是不是就贊同攻城了?”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節鬧劇
蒙古人的誠意是放了一個無關緊要的書生。
這書生渾渾噩噩的被放過了河,然後恍若做夢一樣,到了城下,被明軍吊上了城牆。
這時候他才醒悟過來,他得救了。
但是他也記起了他的使命。
“將軍將軍,快放了他們的人吧。”
這個書生不認識楊潮,因此隨口就叫將軍,也不是衝楊潮叫的,而是衝著所有計程車兵胡亂的喊。
楊潮這才走過來,問道:“放誰啊?”
書生道:“他們的什麼貝子,說是被你們抓了。放了人,他們就放了高大人!”
楊潮不置可否道:“還有呢?”
書生道:“還有,放了人他們就不會攻城了啊。”
楊潮有些遺憾到:“很抱歉,人不在我們手裡,已經送回了淮安去了。”
書生狐疑的看了楊潮兩眼,頓時有些惱怒:“匹夫,你這是見死不救!”
他剛罵完,突然就看到章惇李良等幾個親兵圍了上來,目色不善。
書生頓時收斂了氣焰,低聲哼著:“我要見宋典史,我要見宋典史。”
說著,從士兵身邊溜走,快步走下城牆去了。
一刻鐘之後,宋濂就走上了城頭,急匆匆的找到了楊潮。
宋濂問道:“楊將軍,你真的抓了韃虜的貝子?”
楊潮嘆道:“好像抓了,但是人送去淮安了。”
宋濂也是一臉狐疑,然後就關切的趴在垛口,看向河邊一個個過去的同僚。
守備、主薄、師爺,他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面孔,最後目光落到最中間那個一臉悽惶,失魂落魄跪在河邊的身影上。那正是海州知州高良明。
看到高良明的樣子,宋濂是又氣又怒,同時還滿心的不忍。
深吸一口氣。轉向楊潮道:“楊將軍,如果你手裡真抓了他們的人就放了吧。就當我欠你一個人情!”
宋濂低著頭。已經算是懇求了。
楊潮很鬱悶,宋濂跟剛才那個書生一樣,都認定楊潮抓了虜兵的貝子。
當然他有相信的理由,因為那書生是從虜兵軍陣裡回來的,虜兵沒有道理給楊潮栽贓,而且楊潮跟虜兵談了那麼久,如果手裡沒有人,為什麼要談呢。
楊潮知道自己說在拖延時間也說服不了宋濂。為了救知州,他是選擇性相信楊潮手裡有人質的。
於是楊潮用另一種方法說道:“宋大人,如果朝廷知道我們私自交換人質,與虜兵和談的訊息,不知道皇上會怎麼樣呢?”
宋濂突然就愣住了。
是啊,陳新甲和談,聽說還是奉了崇禎皇帝的密旨,最後事情暴露後,還是被皇帝殺了,如果他們在這裡跟虜兵交換人質。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可是真的眼睜睜看著高良明因此被虜兵殺死,他實在是於心不忍。
宋濂道:“韃子還說了,只要放了他們的貝子。就不攻打海州城了。”
楊潮又道:“聽說他們還索要鉅額銀兩!”
宋濂道:“海州富庶,鹽商眾多,這些錢還是湊的出來的,不值一提。”
楊潮心中對宋濂這兩天稍微建立起來的一點好感降低了一些,因為宋濂的口氣很顯然是打算拿城裡的鹽商開刀了,勒索也好,抄家也好,肯定要用非法的手段了,目的則是為了救那個棄城逃走的知州。
在宋濂眼裡。知州跟他才是一路人,至於楊潮和那些鹽商。不過是下等人罷了。
楊潮冷笑:“宋大人,陣前議和。你覺得國法能容嗎,皇上能容嗎。”
國法和皇帝在這些文人心中還是很重要的。
宋濂愣了愣,最後依然堅持道:“就當是為了海州十萬百姓,這個干係我擔了!”
宋濂給自己找了一條理由,為了百姓,嗯,這個分量理論上比皇帝更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嗎。
可是隻有找理由的時候,他們才會想到孟子這句話,平時他們眼裡,恐怕只有皇帝,因為皇帝能賜予他們權力。
只是諷刺的是,宋濂口口聲聲說為了百姓,最後卻要搜刮百姓的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