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頁)
沒錯,他們的目的不是開啟海壩開閘放水,因為站前海堤一直都呈現半開啟的狀態,因為既沒有發洪水,也沒有發生海潮,因此壩石並沒有堵死海壩,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將一塊塊壩石封死。
防護臨洪口計程車兵,可能不是訓練有素計程車兵,但確實合格的護理海壩的水工,在他們手裡,一道道壩石聽話的被擺佈,走過一道道壩堤,一直忙碌到了下午,終於成功的完成了使命。
然後他們就開始回程。
小船在平靜的水面上滑動,岸邊茂密的蘆葦已經被淹沒,水裡的魚兒不是的興奮的躍上水面。
楊潮檢查了一天作坊情況,主要集中在鐵匠、木匠作坊,鐵匠坊打造軍事物資自然非常重要,不過有陳金負責人的把關,質量情況一直都很良好,木匠作坊,則在忙碌的趕造木船。
對這些木船的要求,楊潮不要求多麼堅固,唯一的要求是吃水淺,即便是在三五尺深的水裡,也能夠輕鬆的行駛,在這個基礎上,當然是能多載人就更好了,因此木匠沒有什麼選擇,就是造平底船,對此他們還頗有一些可惜。
因為海州靠近大海的關係,這裡的工匠還是有能力打造海船的,他們儲備的不少木料用來打造三桅大船都夠了,結果現在卻要用來造平底船著實浪費。
但這就是軍事,從來不考慮效率和成本,對於軍事而言,能夠打贏就是最有效率,就是最小的成本,一旦打輸,那才是最沒有效率,最大的成本。
既然海州有優良的工匠,楊潮也就不太擔心船的質量問題了,又去看了看訓練情況。
沒錯哪怕虜兵似乎已經放棄了強攻,但是海州城裡民壯的訓練依然沒有停止,楊潮發現,經過血戰洗禮的這些民壯,很多都有條件成為精銳計程車兵,說到底士兵還是要殺人見血的,訓練不是問題,見過血的人才最珍貴。
楊潮已經有心從中徵召一批補充自己的千總隊了,相信自己打贏這場仗後,活動一下應該不是問題,而且自己立下這麼大功勞,將來要補充的兵力,可就不單單是一個千總隊,很可能就是整個新江口大營了。
終於從臨洪口回來計程車兵,讓楊潮結束了城中的視察,熱情的接見了他們,然後不分是自己計程車兵還是守閘的水兵,楊潮一人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