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1/4 頁)
母親還拿出自己的一些首飾給楊潮。說如果缺錢了,拿去賣了,當了也行。
這時候楊潮已經確定,母親肯定是知道自己借錢的事情了,這也不奇怪,楊潮本來就沒有隱瞞,借款而已嗎,做生意週轉哪裡有不借錢的,越大的生意,借錢越多,這是楊潮的觀念,但是不可能得到母親的認同的,所以楊潮也不解釋。
但是那首飾是真的沒辦法接的,尤其是看到母親戀戀不捨的眼神,笑著幫母親蓋上了盒子。
在家裡待了好幾天,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
同時幫父親梳理了一下馬車生意。
父親很鬱悶,說他的馬車生意最的很好,一輛馬車可以賣二十兩銀子,現在沒那麼好做了。
楊潮不由嘆氣,自己剽竊了軸承這樣的技術,父親竟然一輛車才賣二十兩銀子,假如他肯賣一百兩甚至更高的話,楊潮相信仿造的人反而影響不了他的生意。
第一如果一輛馬車價值幾百兩銀子,馬車行都未必願意買來分拆模仿,就算是模仿了,消費者也未必認賬,因為一旦上了一百兩銀子,賣的也就不是純粹的商品了,那意味著一種價值觀念,一種地位的象徵。
問過父親一些詳情後,楊潮立刻規劃,讓父親以後專門造一千兩一輛的馬車,裝飾要儘可能的豪華,材料要用第一等的材料。
最關鍵的是,軸承的技術,楊潮弄清楚,市面上模仿的馬車,到現在為止用的軸承大多數都是外殼開縫,用鐵箍套進的方式,否則滾柱就裝不進去,而楊潮做的第一輛馬車用的冬天熱漲冷縮技術,軸套是完整的。
這項技術父親也知道,但是製作起來麻煩,所以他也一直用外套開縫的技術,說起來這技術還是他摸索出來的,所以被人剽竊了才那麼生氣,不止是被搶了生意,還有那些搶生意的人實在是下作,中國手藝人中間雖然沒有什麼專利權的概念,但是還是形成尊重別人技術果實的傳統。
要別人的技術,偷是最下作的,真想要,買一條肉,幾盒果品登門,再擺一個茶話,直接開口,說想學您的技術來吃飯,一般也沒有不答應的。就是那些唱曲的,說書的,要用別人的段子,也都是這樣,上門求告,說用人家的東西求口飯吃,沒有不答應的。
但是這幾個馬車行就是偷偷的做,還低價搶生意,所以才讓楊勇有砸他們鋪子的衝動。
楊勇其實也想把生意做大,做父親的嗎,兒子出息了自然高興,可是用兒子的錢總是不太自在,尤其是張不開口,所以楊勇還是想著自己能掙點錢,現在家大業大了,用度實在是太大了,去年掙的錢竟然還不夠老婆拿去給佛菩薩還願上香的,危機感還是很大的。
但是一輛馬車賣一千兩銀子,還是讓楊勇有些膽顫。
“賣那麼貴,不是坑人嗎?”
楊潮笑了笑:“怎麼能是坑人呢,我們賣的不是馬車,賣的是身價!”(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七節白頭軍
崇禎皇帝收到史可法的奏摺在前,收到劉孔昭的告狀在後。
所以在接到劉孔昭的告狀前,他已經弄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了。
崇禎皇帝的反應是頭大。
史可法倒是沒有偏袒楊潮,將事情的原委老老實實彙報,同時也點出了劉孔昭在江南確實有些荒唐,所有的水軍放在他手裡確實廢弛的厲害,當然本來就廢弛,劉伯爺只是沒有操練,倒也不能說更廢弛。
但史可法受到楊潮影響,真以為是劉孔昭將這些水軍玩廢了,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楊潮一千人毫髮無損的從採石帶走了二十艘戰船。
皇帝當然也後怕不已,要是換成張獻忠弄走這些船,一天之內就能打到南京城下了,他也不得不感慨劉孔昭確實是一個廢物,枉費自己這麼信任他,以為他是勳臣之後,祖上歷代都是帶兵的,應該有一些家學淵源,可沒想到這麼無能。
但真正讓崇禎頭痛的,還是楊潮,這膽子也太大了,因為跟一個伯爵不和,竟然就敢派人到江防重地去搶戰船,那些戰船是劉家的嗎?那是朝廷的戰船。
至於史可法所說的,將這些戰船乾脆調撥給楊潮,讓楊潮兼顧採石方向的防禦這點,崇禎認為史可法太糊塗,看問題的出發點太簡單。
楊潮實力已經那麼強了,上次六百殺一萬虜兵,這戰績放在大明朝,歷代也就只有戚繼光曾經做到過,有這樣的猛將自然好,可是也得能控制得住,別又是一個左良玉就壞了。
而且看到楊潮敢搶朝廷戰船的舉動,也跟左良玉差不多了。這才是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