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2/4 頁)
江南銀行,以大明最富庶的江南為名,信譽絕對有保證。
楊潮沒想到的是,後來銀行發展的情況出乎他的意料,那就是透過這次跟鹽商錢莊的合作,聯合絞殺了豪族和勳貴的錢莊後,鹽商看準了一個商機。
因為楊潮給與了他們兩分匯兌貼息的優惠,因此他們以三分錢的貼息從老百姓手裡收兌銀票後,轉手透過楊潮這裡,能夠賺取一分的額外利息,而這種貼息兌換業務十分的頻繁,反而成了他們一項新的財源。
龐大的錢莊業,成了次於江南銀行一等的金融業態,跟頂層的江南銀行形成一種特殊的生態關係,就好像普通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關係一般。
至於那些跟楊潮作對的錢莊,則因為這次金融戰損失慘重,失去了鑄幣權後,又沒有跟鹽商錢莊一樣得到貼息優惠,經營越來越慘淡,始終沒有恢復元氣,幾年後紛紛關張,退出了這個行業。(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六節伐謀
七月,剛剛結束金融戰後,南直隸市場在波動中慢慢穩定下來,戰局卻有些撲朔迷離。
洪承疇南下後十分神秘,沒人知道他在哪裡,也沒人知道他的策略是什麼。
楊潮以靜制動從六月到七月,竟然也沒有等到洪承疇動手。
反而透過江西方面甚至北京方面,同時受到了江西清軍撤退的訊息。
不是全軍撤退,而是小部分八旗兵調往了北方。
江西南昌譚泰率領一萬八旗兵撤回北京,就將的河洛會也帶一萬八旗兵撤回了北京,留在江西的八旗精銳只剩下一萬人。
“去了山東!”
對於這兩股清軍的動向,楊潮十分在意,終於從北京傳回訊息,刁二斗探聽確定,譚泰部調往山東臨清,河洛會部調往濟寧州。
本來多爾袞就在山東部署了三萬八旗,現在直接就有五萬了,可以說八旗主力基本上都在這裡了,楊潮不由不信清軍打算從山東南下強攻江淮。
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失,長江方向就是千里漏洞,靠著船是不可能擋住沒有寸江岸的,楊潮懷疑是不是因為豪格的失敗,讓清軍徹底死心從上游攻打江南了,雖說有守金陵必守荊襄的說法,可是清軍沒有水軍優勢,佔領荊襄不過是佔據上游之利,可以沿江而下,到那時他們的水軍實在是太次,就算有上游優勢,上次還是被楊潮水軍殺的全軍覆沒,他們放棄從長江而下的攻擊戰略也是有道理的。相比而言還是從江淮直接沿運河南下作戰。更適合八旗兵。
可是楊潮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因為這根本算不上什麼謀略,這根本就是打算拼實力了,從北往南碾壓,就刀對刀槍對槍,沒有任何虛的,如果是這種戰略的話,要洪承疇幹什麼,多爾袞就沒必要讓洪承疇出山了啊。
“命令李五六試探一番。看看山東八旗是不是真的主力,別被他們用虛假旗幟迷惑了,如果是一群打著八旗旗號的綠營兵,真正的八旗兵躲在暗處,那就被動了。”
楊潮想了想,還是讓李五六試探性攻擊一番。
“讓姜陽出海州攻打沂州,李五六出徐州方向攻打嶧縣,如果八旗是虛張聲勢,拿下兩地後繼續向山東腹地推進!如果是真的不可強攻,立刻退回原地駐守。”
楊潮接連下命令。
連海州的姜陽都調動了。這個姜陽是東海千戶所的百戶,後來因為防守海州有功。海州之戰後就升到了千戶,可是楊潮二次救援海州後,他還是選擇跟隨楊潮。
不是姜陽不想當一個千戶官,而是因為他這個軍職本就是借的。
明朝衛所武官是世襲制,父傳子代代相傳,但是軍戶是不禁止參與科舉的,有的科舉中舉的軍官子弟就不太願意接受官職了,於是朝廷就出臺了一種叫做借職的政策,就是科舉後做官的武官,如果沒有兒子,或者兒子太過年幼,可以暫時將武職借出,借給兄弟或者侄子之類的近親。
但如果自己兒子成年,兄弟侄子就必須將職位歸還。
姜陽的百戶當年就是借中舉的兄長的,但是侄兒漸漸成人,他這個職位還是要歸還的,但是姜陽卻有些不捨得將千戶交回去,他更想留給自己的兒子,思前想後,楊潮大軍第二次到海州的時候,姜陽配合李五六守城之餘,於是表露了這個想法,投靠楊潮。
楊潮沒有猶豫就同意了,這個姜陽還是一個靠譜的人,當年也是一起拼殺過的,東海千戶所姜陽手下又有近千跟東虜打過仗的軍戶,那時候又遇到楊潮擴軍,於是直接任命姜陽為千總,讓他將這些軍戶招募到手下,經過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