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1/4 頁)
高傑部應該算是四鎮中較有戰鬥力的軍隊。
可是集結主力在泗州重兵防禦的情況下,被多鐸率領的八旗精銳一擊即潰,高傑逃跑,圖中被已經暗中投降滿清的河南總兵許定國埋伏,高傑沒有防備許定國,結果被伏殺,高傑部眾大亂。
史可法此時坐鎮楊潮,聞聽北邊敗局,已經慌亂,接連下令,讓所有士兵向揚州集中,竟然打算放棄揚州以北所有城池,集中兵力防守揚州了,大概他認為只要守住揚州,就能保江南。
高傑殘兵得到這種命令後,當即沿著運河大潰而下,一路上能搶就搶,經過淮安被拒絕入城,於是大掠四野,繼續南下!
一直潰逃到了揚州,才開始重新整頓!
高傑被殺,兵丁盡入揚州,史可法命令他們在揚州城外駐紮,並且撥付米糧救濟。
很快高傑餘部穩定下來,雖然兵力折損了一大半,只剩下三萬來人,但主力精銳都在,高傑是農民軍起家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地位比現在的劉宗敏還要高,應該算是李自成手下第一號人物。
因此他的部隊其實跟李自成的軍隊組成一樣,核心主力都是從西北開始跟隨的農民軍,這些人流動作戰從陝北打到四川,西北打到江南,大半個中國都流動遍了,無數次被打散,早就習慣了,因此他的核心在大潰之下,竟然都能夠完整儲存下來,不得不說是經驗使然。
而且主要軍官都在,所以除了戰失主將,軍心有些不穩之外,戰鬥力還在。
史可法於是臨時任命高傑手下大將李本深為提督,暫時統領高傑軍隊,高傑的爵位由他的兒子高元爵為世子,希望能夠將高傑餘部儘快穩定下來。
可是此時暫時沒有遇到清軍打擊的江北其餘三鎮,突然聯合上書:“高傑無寸功,驕橫淫殺;(史)可法乃欲其子承襲、本深為提督,是何肺腸?請分其眾將之。”
三鎮看到高傑戰死,兵力受損,竟然打起了吞併高傑部將的主意。
此舉讓高傑軍官上下恐慌起來。
就在此時楊潮趕到了揚州城中。
史可法被三鎮上書斥責,顯然完全失去了對這些軍閥的控制,他這個督師督的沒有任何作用,見到楊潮到來,彷彿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連忙邀請楊潮一起探討軍情!(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四節又當爹
“史閣部乃督師,當福威操之於手,大權獨斷!”
楊潮直接對六神無主的史可法說道,他坐鎮揚州督師,卻被四鎮軍閥弄得進退不得。
雖然如此說,但是楊潮心裡也不由嘆息,這還真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啊。
自從張居正之後,似乎文官集團就沒有這種人了,其實無論忠奸,大明朝真的缺少一個權臣,哪怕是嚴嵩在,也比現在這種情況好得多。
可惜了嚴嵩、高拱、張居正一個比一個厲害,卻扎堆出現,到了明末就只能是溫體仁,周延儒這類貨色,以戰鬥起家的東林黨黨魁竟然是錢謙益這樣的投降派。
“可是三鎮咄咄相逼,本督該如何安撫?”
史可法嘆息道。
楊潮道:“史大人不需要安撫他們,你命令他們就是了。”
史可法不由搖頭:“楊潮,你還是太年輕了,若能命令,那就好了。”
四鎮軍閥桀驁不馴,當然跟他們的實力太大有關,可是跟朝廷不作為也不無關係。
而朝廷之所以不作為,是因為不會作為,文官鄙視武將可以,壓制武將可以,但是卻不能因為這種鄙視,一點都不去了解軍事問題,弄到一個個根本不通軍事軍情,當武將崛起,頓時就手足無措。
老實說最不該做的,其實就是給四鎮軍閥自籌軍餉的權力,這等於讓軍閥脫離了文官朝廷的控制。
可即便如此,朝廷也還是有能力控制他們的,畢竟四鎮軍閥雖然搜刮無度,還無法完全自給自足,一個失去向北方運輸漕糧產業的江淮地區,經濟收益肯定大減。再加上四鎮也不是精通經營之道的人物,所以朝廷還是能從後勤上卡他們。
只是朝廷一味縱容,生怕四鎮造反。一味籠絡,一味姑息。終於鑄成四鎮跋扈的局面。
而且文官目光短淺,南京朝廷組建,原本節制四鎮軍閥還算得力的馬士英,立刻進京,放棄了督鎮的權力,反而一心想要爭搶一個內閣首輔的位置。
在文官眼裡,哪怕到了現在,他們知道軍權的重要。卻還是想要爭搶一個宰相的名頭。
“本官欲保高傑餘部,三鎮卻要吞併,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