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1/4 頁)
但印錢的前提是足夠的信用。
誰都沒有足夠的信用,所以只能用銀子保證,楊潮有足夠的銀子,所以可以印印銀票。
“喬老爺,你家的那幾個當鋪賬房暫時借給本官如何?”
有錢沒人也不行,喬承望家也有不少當鋪,也放高利貸。這些賬房精通此道,楊潮打算借用。
很快工人就找來了,跟工人說自己要印銀票,工人不明白,告訴他印宋代的交子,這工人才明白。
其實明代也有紙幣,叫做寶鈔,但是寶鈔被大明朝玩爛了,因為大明朝廷只想印錢,卻不想回收。這些錢一個勁的投入市場,結果最後一錢不值,沒人肯用。只得作廢了。
而宋代官府的經濟意識顯然比大明王朝的官員強多了,北宋南宋,宋代的紙幣始終沒有失去信用,雖然屢屢貶值,總能在失去信用之前,被朝廷拉回來。
有了雕工,也不是馬上就能印出銀票來的,刻板、印刷,有一套複雜的流程。
好在揚州不缺這種人。文化繁盛的城市,自然印刷業也極為繁盛。揚州的印刷業,比南京都不差。所以印刷的一應裝置都有現成的。
只需要等上一兩個月就能有樣品出來了。
直接給雕工提供了一副圖案後,就讓他抓緊時間開工去了。
之後找幾個賬房談了一番,告訴這些賬房,自己打算向揚州普通百姓放款。
揚州殘破,百廢待興,商人們需要修院子,百姓也需要修復一下自己的院子。
但是商人有財富支援,這些小老百姓卻慘了。
“就三分利吧,也不坐地抽一了,但是得保證能還錢,本爵需要的是信用,本爵將信用,客戶也需要講信用啊。”
信用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互相誠信,才有足夠的信用。
以信用為前提,最後跟賬房商定的結果是,對城裡那些有一技之長,而且已經很快找到工作的家庭放款,如此便宜的月息,應該會有人肯貸的。
揚州有喬承望支援,架子很容易就搭起來了,在最繁華的東關街上,買了一家大鋪子,然後就開張營業。
同時楊潮派了一個掌櫃去南京,在南京也立刻開張起來,暫時先把自己有控制力的地區滲透起來,主營南京到揚州一線的匯兌,應該也能得到中小商人的歡迎。
楊潮在揚州忙著穩定秩序,但是天下的局勢可不穩定。
滿清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
多鐸在淮安積極整合力量。
揚州一戰,他在不知道敵人是誰,敵軍有多少的情況下,大敗虧輸,慘不忍睹。
這輩子都沒輸的這麼窩囊過,臨走前他問出打敗他的是楊潮。
這個名字多鐸並不陌生,海州一戰敗於楊潮之手的圖爾格就是他其中的固山額真。
多鐸利用圖爾格戰敗一事,最後大做文章,逼迫皇太極放棄了對鑲白旗的滲透,將圖爾格這顆釘子一下子拔起,吞併了他的部眾,將鑲白旗打造的鐵板一塊,最後在多爾袞奪權的時候,多鐸的鑲白旗可是主力。
所以多鐸一直對楊潮此前還很有好感,但是此次在楊潮身上吃了這麼一個大虧之後,這好感就蕩然無存了。
雖然圖爾格戰敗於楊潮之手,但是多鐸並沒有特別對在意這個名字,圖爾格那個蠢貨連常識都不顧,大於連天時,他平地紮營,犯下那麼大的錯誤,活該他被人用水攻之計戰敗,多鐸可不認為自己會犯那樣的錯誤,所以他認為楊潮不可能打敗他,楊潮水攻圖爾格也就沒什麼了不起的,充其量是一個小有謀略的明軍小將罷了。
但是這次敗於楊潮之手,讓多鐸不敢大意了,直到現在他還只知道楊潮一個名字罷了,既不知道楊潮是怎麼打敗他的,也不知道楊潮有多少兵力,甚至始終不清楚楊潮是怎麼偷偷進入揚州城的。
反覆思量之後,他認定楊潮最可能是一直躲在揚州城中,那些大戶家家都有密室,楊潮藏的好而已。
就這樣,多鐸猜出了一個明朝版的木馬計。
楊潮給多鐸的困擾還不止於此,圖爾格戰敗後,多鐸可以大做文章,將圖爾格的部眾吞併,現在多鐸戰敗了,而且敗得比圖爾格更慘。
圖爾格只是失陷了一萬人而已,多鐸可是直接葬送了三萬八旗兵,還有七萬明軍降兵,因此受到政敵的攻擊是必然的事情。
清廷當政的是多爾袞,所以作為兄弟的多鐸和阿濟格才能分別作為領兵大將出徵,目的是搶功,強化多爾袞的權勢。
本來多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