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百滅一萬的功績,怎麼看都有點不賞之功的味道,賞賜的太輕,會給天下子民認為皇帝刻薄寡恩,賞賜的重了,且不說皇帝弄不好得付出幾十萬兩銀子,而且皇帝隱隱擔心會讓武將居功自傲起來。
不等皇帝想好怎麼賞賜楊潮,朝堂上為此已經吵翻了天。
此時北京的朝堂分為了兩派,一派是明顯的周延儒黨,另一派則是明顯的倒周黨,而且倒周黨背後隱隱有東林的影子。
周延儒一派的高官,第一時間向皇帝賀喜,同時急著擬定給楊潮的封賞。
可是倒週一派的官員,則馬上就提出了質疑,質疑楊潮只有六百人怎麼可能將圍城的虜兵擊潰,在確實戰報弄清楚前,他們建議還是要看一看。
之所以出現這兩派不一致的意見,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為反對而反對的敵對黨方針所致,而是有深層的利益糾葛在裡面的。
周延儒這次出京負責督師天下兵馬,意味著天下無論哪裡打了一個勝仗,只要是打虜兵的,那都應該有他周延儒一份功勞,是他排程有方,所以周延儒一黨肯定要咬死楊潮這份戰功,這可是太及時雨了,周延儒在通州縱敵劫掠,已經惹得朝廷上下非議了。
而且周延儒彙報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捷報,可大家都知道里面沒有一個是真的,這次楊潮這裡出現的實打實的捷報,雖然海州距離通州遠了些,可不是挨著山東嗎,完全可以說是周相爺南北夾擊的高招所致,甚至都能牽強的解釋為,周大人在北方堵著虜兵,逼迫他們南下。然後在海州調集勇將截擊才立下大功的。
至於為什麼能夠以六百破一萬,那就只能說你周大人用人有方,指揮得力了。否則怎麼能有這種奇蹟出現,顯然已經不能解釋為將士用命了。只能說周大人出了奇謀,至於是什麼奇謀,軍事機密,暫時沒有彙報上來也情有可原嗎。
至於倒週一派,總算抓住了周延儒離京的機會,如果這次不把他搬到,那以後就沒有更好的機會了,所以他們在戰爭期間。不斷的抓住機會彈劾,天天奏報質疑周延儒的捷報,尤其是這些捷報都沒有人頭的情況下,更是質疑的有理有據。
但是他們一時還打不到周延儒,如果給周延儒回京後反攻倒算,到時候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烏紗落地了,因此楊潮殲滅虜兵上萬人的戰報,他們是必須要質疑的,這是政治方向問題,跟對錯無關。
兩派在朝堂上吵來吵去。讓皇帝一時間也拿不定注意,穩妥起見,只能下旨讓史可法儘快查明具體情況。並且立刻奏疏上來。
楊潮的訊息傳到北京的同時也傳回了南京,楊潮又打了一個勝仗,而且又一次全殲了虜兵。
這個訊息立刻就讓訊息所過之處炸開了。
南京城簡直就像放了一個天大的爆竹那樣響亮。
聽到訊息後,楊母趙蘭一下子就高興的暈倒了,醒來後立刻就大嚷著要去寺廟裡還願,楊潮被圍困的訊息傳出來後,趙蘭臨時抱佛腳,走遍了能到了任何寺廟,不管是道家的還是佛家的。只要是神仙就拜,就許願。現在兒子沒事的訊息傳來,他第一個就想到要去還願。
父親先是大喜。接著又被老婆暈倒大驚,一驚一喜,接著醉了一場,結果還病了一場。
妹妹歡喜的都不知道怎麼表達了,偷偷跑去了金釵樓跟陳圓圓和董小宛兩個好姐妹熱鬧了一場,回到家就被母親禁足了。
已經改名小寶的康悔,操作金釵樓連演了十臺大戲,而且一改往日的戲風,什麼西廂記之類的統統不演,改演起了什麼楊家將,陳圓圓的穆桂英扮相迎來了一片叫好聲。
李香君、顧湄等名妓紛紛到金釵樓捧場,金釵樓好是熱鬧了一番,當然又是賺的盆滿缽滿。
倒是二立社一杆書生給驚掉了下巴,這也太兇殘了吧,被十萬虜兵圍困,手裡只有六百兵,竟然沒事,而且還聲稱將虜兵全部斬殺,就是岳飛爺爺復生,關二哥在世也不敢這麼說吧,於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不信,充其量楊潮突圍了而已。
可這也已經讓他們足夠震驚了,簡直難以置信,一時間連喝花酒的心思都沒有了,甚至二立社一些低階社員中,還出現了一些楊潮的崇拜者,哪怕他們是自負的書生,也對這個武將極為推崇,恨不能結交為知己。
張大桅再一次被同行們捧了起來,不但表示再也不跟張大桅搶生意,而且表示以後一定唯張老爺子馬首是瞻,長江航運再一次被新江口水營把持。
讓張大桅又一次感覺到志得意滿起來,感覺自己放下小心,跟著楊潮來幹,這步路真是走對了,不僅不用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