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潮接二連三的拜訪南京城的官場。
普通百姓或許還不知道,但是官場上無一例外都知道了周延儒再相的訊息。
楊潮的名氣藉此水漲船高,而且看到周延儒再相,錢謙益這個老傢伙竟然舔著臉湊了上去,給周延儒寫信巴結,帶領東林和復社開始和好,邀請了不少復社名流做了幾次集會。
錢謙益能不能巴結上週延儒沒人知道,但是都知道,東林復社又再次合作起來。
南京官員正好就以東林和復社為主,因此官場上頓時一片其樂融融,互相間走動極多。
大家都知道,這次周延儒能夠再起,阮大鋮起過不小的作用,提供了其中絕大多數金錢,但是阮大鋮是閹黨,沒人願意跟他交好,未必就真的厭惡他閹黨的人品,恐怕更多的是擔心阮大鋮如果復起,會佔據東林和復社的官位。
因此沒人跟阮大鋮結交,但是不意味著厭惡楊潮。
楊潮曾經幫阮大鋮做事,這大家都知道了,知道楊潮是一個沒有功名在身,但是很會辦事的人物,在幫助周延儒起復一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阮大鋮是閹黨,是進士,可以佔據東林復社人的官位,楊潮卻只是一個童生,不可能當官,因此反而更多人願意跟楊潮結交。
這點楊潮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拜帖遞到南京任何一個衙門中,大概都以禮相待。
楊潮心裡還清楚,這是所有人都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跟周延儒有關係,所以對自己客氣,如果知道楊潮根本不認識周延儒,周延儒也懶得搭理楊潮的話,恐怕就沒人給楊潮好臉色了。
說白了,楊潮的名氣,是隨著周延儒身價上漲,而上漲的。
周延儒不做首輔,楊潮一文不值,周延儒當了首輔,楊潮的名聲就炙手可熱了。
這就是為什麼,楊潮要確定收到周延儒當上首輔的訊息後,才去找楊文驄收拾許仲孝,因為周延儒當不上首輔,沒人願意跟自己合作,也沒人相信自己,周延儒當上首輔後,楊潮才好狐假虎威一番。
同樣楊潮也要等到周延儒當上首輔後,才會開始讓金釵樓開張,正是要藉助這一勢頭,最大程度的打響金釵樓的名氣。
楊潮不停的走訪,邀請官員,邀請名流,邀請才子。
一切都很順利,都對他很客氣。
甚至有一種趨之若鶩的勢頭,這到讓楊潮有些出乎意料。
跟楊文驄以瞭解才知道,原來上次楊潮做會,最後推周延儒當上了首輔,那些官場中人很迷信,認為這很吉利,沾染上楊潮的集會,似乎就有了官運一般。
但核心還是周延儒當上了首輔,因為上次的會除了推周延儒當上首輔外,張溥還死了,此時張溥的死被人有選擇的忽視了。
說白了,最關鍵,還是都不敢確定楊潮是不是跟周延儒有密切關係,都給周延儒面子。
楊潮正好利用這點,加上東林復社正在結好的時機,東林人很積極,願意跟復社來往,因此將東林和復社一個個人都邀請到自己的金釵樓做會。
楊潮也算是第一次直接跟這些文士,文官集團,跟官場搭上了關係。
當然大多數時候,楊潮沒有自己直接投帖求見,而是讓楊文驄引薦。
直接投帖太顯眼,這樣引薦一番,雙方在心理上都更容易接受。
越來越多的官員答應參加楊潮的集會,楊潮也慢慢排開,儘量利用這些人的名氣。
……
金釵樓已經按照楊潮的要求裝修好了,後院沒有動過,那是阮大鋮的家宅。
前院二層樓上,全部打通,成為四個大廳,每個大廳都能容納三百人觀賞。
大廳中添置一層一層座椅,前面設定一個三尺高臺子,臺子很大,可以容納百人表演。
大廳上掛著一盞盞明燈,旁邊的牆壁上,門窗後,都有燈具。
除此之外大廳就沒什麼亮點了,康悔甚至認為這大廳極為沒有情調,幾乎就是一個奢華點的戲園子。
不過一樓依然是過去的風格,除了門窗換上了描繪梅蘭菊竹的彩繪明瓦窗外,裡面的陳設、傢俱和牆上的畫,房中的花,都是按照青樓中常見的風格來裝飾。
一樓的房間,也像是普通青樓那樣,可以讓姑娘在裡面跟才子彈詞唱曲,吟詩作對。
不過裝修好已經有些日子了,可是楊潮一直沒有讓康悔開張,這讓康悔有些焦急。
花錢如流水一般,楊潮給的一千五百兩都花光了,從王瀟哪裡得來的三千兩銀子,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