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對啊,我們那兒都流行這麼叫,比如發哥、阿湯哥、胡歌,那都是大明星!”小川耐心解釋道。
“羽哥、羽哥,聽著也不錯,滿上口的。”
“我說羽哥啊,這卷竹簡上的字,我怎麼都看不懂呢?”
項羽低頭看了看,皺著眉頭說道:“我從小不愛讀書,和你一樣不識字!”
項羽居然把自己和他都歸為了文盲,小川不高興了:“我和你可不一樣,我有文憑的,大專!還是函授的!”
小川和項羽為了誰更文盲爭論起來,相持不下,便找項梁和范增評理。
項梁拿過竹簡一看,笑了起來,開啟另一個竹簡,小川一看,耶,這裡面的字認識一大半了,這是咋整的!
范增解釋道:“你看得懂的是隸書,你看不懂的那是小篆。本來天下文字各有流派,秦滅六國後,嬴政自稱始皇帝,下令‘書同文’,從此天下官家就只用這兩種文字。小篆確實字型優美,但卻書寫複雜,比起隸書難了許多。”
“怪不得我看不懂了。”小川恍然大悟,他忽然想起了寶盒上那個類似“山”的字,於是他蘸著茶水在桌子上畫出了那個字元:“師父,範先生,你們幫我看看這個字是不是山水的‘山’字?”
“沒錯,正是。”
“太好了。你們再幫我看看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個地名?”小川大喜,他興沖沖地將寶盒上的三個字都寫在桌上,只要知道了它們的意思,他就有希望回到現代了。
項梁看了之後,卻眉頭緊皺,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范增剛要開口回答,項梁在桌案下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范增急忙收口。項梁試探道:“小川,你問這個做什麼?”
“師父,您知道我家鄉遠在天邊,如今我思念家人,日夜思歸。但要找到回去的路,就必須弄清楚這三個字的意思。這三個字我天天在想,寫了有幾百遍了……”
“好,好,好,孝心可嘉!”項梁微笑著點頭,心裡卻一百個不樂意,他早就看好小川的聰明機智,一心想把他留在身邊,訓練成項羽的左膀右臂,將來輔助項羽共謀霸業,怎麼能讓他這樣一個鬼才從身邊溜走。項梁正在思索之際,小川又追問道:“師父,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字?”
“呃……這兩個字,為師也不認得。”
此話一出,小川一下從希望的頂峰跌入了失望的谷底,他不太相信項梁的話,可是也沒有理由懷疑項梁在說謊——他哪裡知道項梁心裡的小九九。
范增也不明白啊,莫名其妙地看著項梁。項梁立刻抱拳:“不知道範先生可認得?”
范增這個老油條看出了端倪,訕笑:“你們看老夫一臉的茫然,自然是不知道了。”范增說完,心裡特不爽,老項,你幹嘛把我也拖到文盲堆裡去?
是夜,小川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他想到兩千年後的那個花花世界中,他還有大好的青春,不能在這個連電插頭都沒有的時代裡給蹉跎了。小川決定,一定要努力學習,認出那剩下的兩個字。
得知項梁的小九九之後,范增不由暗挑大拇指。於是,當小川來借竹簡學習的時候,他一邊滿口答應:“好……好,你想看什麼,隨便拿吧。”一邊悄悄藏起有這兩個字的竹簡。
小川也不客氣,挽起袖子開始搬了起來,來來回回十幾趟之後,小川已經累得渾身大汗,臥房裡也塞滿了竹簡——大概汗牛充棟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川過得格外充實:白天跟隨項梁學武,晚上閉門讀書。有時候他也會想,如果高三時候這麼努力,自己怎麼著也能考上個三類本科吧。
學得無聊了,他就和項羽切磋武藝和騎術,久而久之,兩人兄弟之情日益加深。
一轉眼數月過去,小川不僅功夫大進,經史子集也已讀得爛熟於胸。就連他原本的時髦短髮也已經長得足以梳成大秦流行的髮髻,這時候,他常常自戀地臆想,回到現代一定要去做洗頭水廣告。
這一晚,皓月當空,夜讀之中的小川推開窗戶,忽然覺得納悶,今天的月亮咋這麼亮呢?掐指一算,他居然跳了起來,挽起袖子跑進廚房,開始揉起麵糰來……
項羽正在自己房中飲酒,小川託著一個盒子,推門而入。
“羽哥,我給你帶好吃的來了!”小川把盒子放上桌,掀開蓋子,裡面放著四個月餅,“這是我親手做的,剛剛出爐,新鮮著呢!”
項羽拿起一個月餅仔細打量起來,滿懷好奇:“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