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穆在芯鬆開了扎著他手腕的繩子,以免長時間阻止血液迴圈,造成手掌區域性組織壞死。
急診室的工作人員已經做好的最全面的準備,鄧術一到,立即給予處理,靜脈注射蝰蛇血清,用2%的雙氧水清洗傷口。
急診科醫生了解了鄧術的基本情況後,用讚許的眼光看著穆在芯和馮一航,“不錯,如果你們當時沒有給予緊急恰當的處理,只怕這個小夥子生命就有危險了。不錯,你們果然是學醫的料。還有,你們配合得很好!”
醫生處理好傷口後,給鄧術外敷藥物以活血消腫,並用利尿劑助其排毒。為防止出現意外,又上了心電監測儀,並讓護士密切觀察他有無眼瞼下垂或呼吸困難等異常症狀。
馮一航舒了一口氣,一轉身,幾個高大威猛的警察正虎視眈眈的對著他,其中一個說道,“請跟我們走一趟!”
馮一航笑笑,鄧術傷情及時得到了處理,該怎麼樣都沒所謂了。
離開前,他抬眼看向穆在芯,頓時大驚失色,“穆在芯,你怎麼了?!”
第九十八章 我好癢
馮一航對穆在芯投去深情一望,卻看到她坐在長椅上,整個人煩躁不已,一雙手在脖子上撓來撓去,她的脖子潮紅的一片,看去很是恐怖,頓時大驚失色,“穆在芯,你怎麼了?!”
穆在芯抬起雙眼,一隻手仍不停的撓著脖子,可憐汪汪的說,“好癢!”
馮一航立即反應過來,會不會是碰上什麼東西過敏了?
“我看看!”他說著已經衝到了穆在芯的身邊,拿開她撓著脖子的手,只見整個脖子面板黏膜潮紅或形成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蒼白或鮮紅。輕輕拉開她的衣領,脖子以下的地方亦是潮紅的一片!
“穆在芯,你是不是碰到了什麼東西,這好像是蕁麻疹啊!”馮一航擔憂的說。
那麼什麼是蕁麻疹?醫學上,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面板病。它是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面板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中醫稱“癮疹”,俗稱“風疹塊”。
它的發病機制是過敏、自身免疫、藥物、飲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蟲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細胞依賴性和非肥大細胞依賴性導致的炎症介質(組胺、5…羥色胺、激肽及慢反應性物質等)的釋放,造成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細胞浸潤。
臨床上主要表現是,一、皮疹為發作性的面板黏膜潮紅或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蒼白或鮮紅,時起時消,單個風團常持續不超過24~36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二、自覺瘙癢劇烈,少數伴發熱、關節腫痛、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氣憋、呼吸困難、心悸等全身症狀。
三、主要型別的臨床特點有,(一)急性蕁麻疹,此疹發病急驟,經治療或脫離誘因多於數日內痊癒。多由食物、藥物等引起。病程小於6周。
(二)慢性蕁麻疹,病程大於等於6周,風團反覆發作。80%~90%以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治療較困難。
(三)面板劃痕症,又稱人工蕁麻疹,往往先有面板瘙癢或灼熱,搔抓或輕劃後區域性面板出現線狀風團,即面板劃痕徵陽性。
(四)寒冷性蕁麻疹主要分為兩型:
1.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可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面板在暴露於冷風、冷水等後,數分鐘內區域性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可持續30~60分鐘,保暖後緩解。貼冰試驗陽性。
2.遺傳性寒冷性蕁麻疹,屬顯性遺傳,女性多見。嬰兒期發病,持續終生。於受冷後數小時出現泛發性風團,有燒灼感,不癢,可持續48小時。同時伴畏寒、發熱、頭痛、關節痛和白細胞增多等。貼冰試驗陰性。
(五)蛋白腖性蕁麻疹,多在暴飲暴食(特別是海味、牛羊肉、豬肉),並有飲酒、情緒激動後,面板出現潮紅、風團,伴頭痛、乏力。病程短,僅持續1~2日。
(六)膽鹼能性蕁麻疹,多在青年期發病。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皮疹的特點為1~3mm大小的小風團,周圍有紅暈,多在軀幹及四肢近端,伴瘙癢。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炎症,如腹痛、腹瀉等。
(七)血管性水腫也叫巨大蕁麻疹,主要分為兩型。
1.獲得性血管性水腫突然發生的大片暫時性水腫,邊緣不清,膚色或稍帶蒼白及淡紅色,不癢或輕度燒灼和不適感。數小時或24小時消失。好發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