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大姑太太,可也聽說那吳家表弟今年不過十二三歲,說起來也還是個小孩子,咱們大月朝對待至親向來寬容,懂禮的人家都不會以此說三道四的。若是咱們讓大姑太太母女住內宅,反倒把一個沒立事的孩子隔到別處,恐怕有些失禮,大姑太太心善又慈悲,那孩子自幼長在她膝下,若是突然將他們母子隔開也是不……聽說那孩子的生母也會跟著來的,老太太本是好意,可若是因此讓大姑太太心裡不痛快豈不是不美?”
老太太仔細想想也是如此,吳輕鴻到底不是從她女兒的肚子裡鑽出來的,這母子之情全靠平時的相處,若是猛然將他們母子分開,那姨娘在從中挑撥兩句,到時吃虧的豈不是自己閨女?想到這,老太太贊同的應道,“你們說的極是。只是,杏兒如今正是說親的年紀,可是一丁點錯兒都不能出的。”自從因為上回的事情讓江杏兒和莫家的親事告吹,老太太許是覺得內疚,對這個孫女倒是上心許多。
“若是老太太不放心,不如讓大妹妹換一處屋子住著。”李秀雲出了個主意。
劉氏連忙對老太太說道,“老三媳婦說的在理。兒媳待會兒便命人將我院中的後罩房收拾出來,明日便讓杏兒搬去住著。這當孃的日日守著未出嫁的女兒,什麼是非也沾不到她的身上。”
韓氏轉轉眼珠,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笑著說道,“孫媳倒是有一點想法。”
“哦?什麼想法你倒是說來聽聽。”老太太對這個長孫媳婦素來是溫和有加的,見她眼睛閃閃發亮,不由得笑著問道。
“吳家表弟身份特殊,也難怪老太太心中顧慮。讓杏兒妹妹搬到太太的院子雖也是一個辦法,可咱們也要為大姑母一家和吳家表弟考慮一番。”
老太太點點頭,“你繼續說。”
“大姑母雖住在咱們家,可到底是客居,行事也是不便,老太太若想長久的留下大姑太太,定要為他們一家住的順心舒服。”韓氏微微一笑,“老太太覺得讓沒有血脈關係的吳家表弟在咱們內宅進進出出不便利,又怎知大姑太太他們就覺得自在呢?這家家戶戶都有不同的規矩,大姑太太雖是咱們家出身,可嫁去吳家也有二十年了,如今也是個當家主母,吳家大表妹又是個有本事的姑娘,咱們也不能委屈了她們。依孫媳之見,不如將那景西苑在外牆處另開一個小門,拾掇好了騰給大姑太太一家住著。”
那景西苑是個二進的小院子,原來是給丫頭們做下人房的,後來江府擴建,給丫鬟們另置了屋子,那景西苑便空了出來,因那地方緊挨著西街,也不好讓內院的主子去住,因此整修了一番之後便空了下來。如果叫人在那外牆處另開一個小門兒,對內挨著江府,對外又是另成一家,倒是極為便利的。
老太太聽了極為滿意,“還是淑卿想的周到,就這麼辦了。你立刻叫敏之將此事回給老太爺,然後找風水先生和工匠過來細細的瞧了。”
韓氏笑呵呵的應了,“孫媳這就去辦。”
老太太的病情,在得知寶貝女兒即將領著外孫女來訪的時候漸漸好轉。老太爺雖沒給兒子面子,可面對多年不曾相見的女兒,心裡也是激動的。他不願讓本就命苦的女兒見到父母不和,因此自打接了大江氏的來信,隔三岔五的也會去老太太的上房歇上一夜。
老太太得到丈夫的諒解,疼愛有加的女兒也即將到來,心情開朗許多,待半個月後大江氏領著吳家兩位姑娘到了巒城之時,老太太的病早已好了七八分。握著女兒的手哭了半日後便恢復了往日的精神,看的劉氏和三個兒媳既寬心又感慨。
“妾身看這大姑太太比靈丹妙藥都靈驗!”李秀雲笑著看向江雲之。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江雲之坐到床邊將妻子摟到懷中,“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伺候老太太是我應該做的,哪裡敢說辛苦。”李秀雲伸出手臂摟住江雲之的腰,將身子軟軟的靠了過去,“到是你,日日為老太太憂心,許久都不曾這樣鬆快的笑過了。”
“……我自小便跟著老太太住在京都,那個時候她老人家並不像現在這樣……這樣嚴厲的,她雖不愛出門交際,可為人卻是極為慈善的,對我更是照顧有加。”江雲之右手順著妻子柔順的頭髮,緩緩說道,“有一次我出痘,老太爺因每日要去上朝怕傳染便把我關到了一座空院子裡,只派了幾個婆子貼身服侍,那時我年紀小覺得委屈便日日哭泣,隔了一日老太太放心不下居然也跟著來了,當時她整夜整夜的不睡覺,抓著我的手就怕我撓傷了自己……後來我好了,她卻累病了……”
李秀雲靜靜地聽著,垂下的眼睛不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