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見,這年氏果然出落了,青春方好。
年氏是胤禛旁邊伺候的小太監喜太監扶了過來的,身後也跟著隨嫁的丫鬟。
進了屋子,對著那拉氏盈盈一拜“妹妹給姐姐請安了,姐姐萬福”。
潤福一怔,這話兒,怎麼那麼的,不對味兒。
果不然,福晉冷了臉“年氏,你自小長在野裡,不知道這規矩也不怪了你。但你已是爺的人了,就要守著這貝勒府的規矩,咱們私底下姐姐妹妹都是個稱號,但該守的規矩,可別忘了”。果然厲害,不帶重話,卻將年氏訓斥了一頓。
果然,年氏聽完,身子一晃,雙目含淚而不流,一副委屈嬌怯的模樣,“爺說這從今往後就是自己的家了,你就是奴婢的姐姐,不想姐姐這麼不待見妹妹”
“放肆”福晉一聽,這剛一進門,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如果日子久了,還不上天了?眼神狠厲的掃向了年氏。滿屋子的妻妾見狀,皆幸災樂禍。
潤福本來不想說話,但要這樣兩個人都下不了臺不說,恐怕日後被哪些嚼舌的人知道了,也傷了體面,最主要的是,她在這一屋子鶯鶯燕燕中坐的極其無聊,為了解救自己,她開口:“福晉,喜公公還在外面等著回了爺呢,我們剛進門,規矩不懂的地方,您可要見諒啊”
她這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這年氏現在可是胤禛心尖的人,看今兒來的晚就知道了,沒必要現在和她爭了這風頭。另一個她是告訴了年氏,她今兒個來的目的是什麼。
還好兩個都是通透的人,一點就透。
只見年氏跪了下來“福晉,韻詩剛進府裡,不懂得規矩,還請福晉恕罪,韻詩這杯茶敬福晉,祝福晉安康”說完,雙手端了起來把茶舉了起來。
福晉淡淡的應了聲,接過了茶也沒喝就直接放下了。
等到最後的伺妾敬完茶,都已經午時三刻了,眾人散了各自回了小院。
潤福走出了院子,覺得怪不得深宮裡的女人一天天不覺得乏味,這樣雞飛狗跳的日子想安穩也難。
哎,她在心裡嘆了口氣。
卷三 大紅燈籠高高掛 第三章 母子
見到德妃,潤福不自覺的想起了鄭莊公和其母姜氏“不及黃泉無相見”,一對母子,需要有多大的怨懟,才能演變至此?
今日是四月初二,依著規矩,那拉氏帶著李氏、年氏和她,還有那兩個新進的格格一同進宮來拜見德妃,這是潤福嫁入貝勒府後,第一次進宮見德妃。
潤福今兒個穿了件淺藍色滾邊旗袍,領口用藍白重色做成了荷花紡紗,袖口和裙襬處用極細的素白熒光絲線勾出了各種不同顏色的福字。這個袍子是她自己在家的時候,閒來無事,自己做的呢。
永和宮還一如上次一般,只不過天漸漸暖了,撤了厚紗窗,換上了嫩綠色的紗籠,和窗外冒著綠芽的不知名的樹倒襯的緊。回頭讓綠袖也將窗戶開啟了,她心裡暗忖。
進了屋子,德妃已經坐在了堂前,手裡把玩著一個精緻的鼻菸壺。
“媳婦給額娘請安,額娘萬福吉祥”那拉氏一甩帕子,打著千。
潤福斂下了心神,跟著她們幾個跟著那拉氏後面行禮。
德妃今兒穿著一件略嫌簡單的素白色的長錦衣,用深棕色的絲線在衣料上繡出了奇巧遒勁的枝幹,桃紅色的絲線繡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從裙襬一直延伸到腰際,一根玄紫色的寬腰帶勒緊細腰,顯出了身段窈窕,卻給人一種清雅不失華貴的感覺。外披一件淺紫色的敞口紗衣,一舉一動皆引得紗衣波光流動,腰間繫著翡翠玉佩,手上帶著一個乳白色的玉鐲子,一頭長髮用紫色和白色相間的絲帶綰出了一個略有些繁雜的髮式,發髫上插著一跟翡翠製成的竹葉青玉簪子。不裝卻濃如碳墨的柳葉眉,襯出面板白皙細膩,嫵媚迷人的丹鳳眼在眼波流轉之間光華顯盡。
不同於上次見面時妝點的雍容大氣,今兒個盡顯一股貴婦的迷人嫵媚。
待那拉氏他們行過了禮,熱情的招呼“媳婦兒,過來額娘這兒坐著,咱娘倆可是有一段時間沒見著了”
“是,額娘”那拉氏依舊板眼的應著。
見那拉氏坐在了她身邊,她眯眯眼睛,那拉氏素有賢名,因此她對這個媳婦兒她可是滿意的緊,明裡暗裡給她長了很多臉面。
潤福他們幾個新進的,依照規矩要給烏雅氏敬了茶,一個小太監端著茶盤站在了潤福旁邊,潤福剛想拿了茶杯,不想站著她旁邊的年氏一閃身先盈盈一拜,拿了第一杯低著頭說“媳婦兒給額娘敬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