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熙走出寢宮,抬頭看了看天上已經圓了大半的月亮,向夜空深呼了一口氣。一陣寒風吹來,他忍不住打了個冷顫,突然覺得這夜色是如此的詭異。
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他此刻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怕是風燭殘年,燈枯油盡了。
他清楚的聽到了德妃對著胤禛說的那些話,他嘆了口氣,這個陪著自己一輩子的女人啊,怎麼臨了臨了反倒糊塗了呢。
想著滿園子被控制住的人,想著那遲遲未歸的兒子,他看了看被藏在大雄寶殿後面的遺詔,苦澀的笑了聲,終於派上用場了啊。
胤禛進了屋子裡,就見自己的阿瑪目光呆滯的望著前面的一點。
剛才他進屋子的時候,正好和隆科多還有馬奇擦身而過,看著隆科多哀傷的表情,他的心思再次一沉。
“皇阿瑪”胤禛剛開口,就被康熙打斷了。
“聽朕說,她是你額娘,咳咳,無論如何,是生你的額娘,你要善待她”這是康熙的第一句,胤禛心裡坦然說,著實是有喜悅的。皇阿瑪的這句話裡的意思,他是知道的。
他慎重的點了點頭,就算他不開口,他也不會如何,畢竟那是自己的生身額娘,生養之恩大於天。
“其餘的事兒,朕也管不了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弘曆很好,因為他有個好額娘,但是外戚尾大不掉,朕只希望大清有第二個老祖宗,而不是出現第二個赫舍里氏”康熙不管胤禛是否聽清楚,徑直的說了下去。
“國庫空虛,官吏腐敗,朕不希望後世聽到,朕是個無目之人,辱了朕的名聲”康熙大大的喘了口氣,看著面前已經進入了不惑之年的兒子,如果,如果他還能再活兩年,康熙不甘的閉上了眼睛。
“出去吧,出去吧,讓德妃進來陪著朕”康熙喃喃的低語。你活著,十四才能活著。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史稿。康熙遺詔》》。
~~~~~~~~~~~~~~~~~~~~~~~~~~~~~~~~~~~~~~~~~~~~
唔,各位童鞋們,沒訂閱沒收藏沒推薦沒評論沒打賞沒粉紅,,沒給力啊。。唔,大家沒個反應,偶真是真是寫的很,,無聊啊~~~~唔,表揚Maryane好童鞋,一直很給力~~~呵呵,謝謝。歡樂下,這章我寫的太壓抑了,我想結局是不是就這麼寫了,,乾脆到這借文算了。。。望天。
卷三 大紅燈籠高高掛 第七章 蕭牆之亂
第七章 蕭牆之亂
天空暗沉,風雪封京城。
八百里加急。跑死了幾匹駿馬,卻等胤禎趕到朝陽門的時候,京城戒嚴。後面的大部隊被他甩在身後的幾里之外。
胤禎下了馬,恨恨的將手中的皮鞭扔下,望著這曾蟒袍加身、受赫印接禮拜之處,如今城牆依舊,卻已經是物是人非。隱隱中他還能聽到皇阿瑪的聲音“十四啊十四,你可別讓朕失望啊,朕允你用正黃旗旗纛,照依王纛式樣”。胤禵的稱呼,呼大將軍王,你可明白朕的意思?”如今這樣,是皇阿瑪騙了自己,還是如何?
胤禎思緒翻騰,臉色陰沉,酷似胤禛的年輕面龐上,掛著一抹狠厲,他想起了八哥的信裡所言,狠狠的朝著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裡面竟然還帶著血跡,看得旁邊的侍衛觸目驚心。
他一手拔過身旁的侍衛身上的佩弓。起手拉起了弓箭,徑直射向了城門。
箭矢直衝向城門上高高懸掛的旌旗桅杆,收手後,就見著偌大的旌旗倒在了風裡。
溫暖如春的室內,戴鐸安靜的排算著面前的棋盤,“報~~~~~~爺,外面~~”一個士兵急忙跑來稟報。
“再插上,左右準備了很多,看他的箭多還是我們的旗多”戴鐸頭也不抬的說著話,手下的動作並未因為聽到的話而做任何停歇。而屋子的一角,鋪滿了一根根旌旗。
見城牆上不停插上來的旌旗,胤禎稜角分明的臉上不怒反而露出了冷笑,隨手扔了弓箭,旋即跳上馬背後,再次接過左先鋒遞來的弓,一邊衝著城門喊話:“十四爺在此,還不速開城門”,一邊一箭一箭的往上面射。
風雪裡,守在門口的衛士,緊緊地關著城門,任憑外面的人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