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4/4 頁)
“既然對方說一個月後有,為何不先與對方簽定合同。”陳建民一臉怒火。
“董事長,這點是我們的疏忽,因為當時對方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肯定一個月後能給我們貨,而且我們要的量數不多,所以採購部當時也沒想的這麼周全,畢竟手裡頭還有許多需要事要做。”採購部的經理解釋著。
“這次是採購部的失誤,但暫不追究責任,我給你們將功贖罪的機會,看如何買到這批布。”
採購部的經理一臉頹喪,“董事長,生產商不願透露購買這批布的商人姓名……”
突然,會議室沉靜了下來,梁世君突然接道:“不如我們換一種布吧!”
“不行,如果換在其他布的話,就體現不出這款衣服的特點,而且會大失水準。再說,對方合約上寫明瞭是用的這類布,如果我們突然換的話,對方發現後一定會退貨,那到時損失就更加不可估量。”蘇心蕾緊接梁世君的話道。
“不錯,心蕾說的很對,商場上最重要的是講信用,不能做這種偷樑換柱的事。”陳建民道。
梁世君接著道:“但現在沒有這種布,我們根本就不能完成這批貨,到時一樣賠。不如舀死馬當活馬醫試試。”
“現在離發貨時間還有二十幾天,不一定就不能找到這批貨。採購部立即與這批貨的生產商接洽,我們以高出市面三分二的價格買他的貨,讓他在儘快的時間生產出這批布,另外,繼續打探買這批貨的買主,做兩手準備,盡力一博吧!”陳建民抿著臉道。
“是。”採購部經理應道。
最後陳建民道了一聲:“這件事給我們一個警告,以後大家在任何一個環節都要重社,不能因為事小,而放鬆警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陳建民渾厚的聲音在會議室迴腸蕩氣,衝進眾人的耳膜裡,形成警笛。
但是經過四五天的努力,這批貨依舊無任何著落,最後陳建民只好起了最後的預警方案,與美國那邊再進行一次商棹,希望對方能在這個小細節上可以換成別的布料。
這次的商談,陳建民與蘇心蕾兩父女親自飛到美國,與cad公司那邊商談,盡顯他們的真誠。
到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