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在鍾澄派人來接妙如上京之際,謝氏的女子書院也籌備得差不多了。
對妙如這志同道合晚輩的離開,謝氏表現出了依依難捨之情。幾乎是天天都把她帶在身邊,細心教導功課,一起交流、商討籌建書院的後續事宜。
第三十一章 夜航
一輪弦月掛在黑幕中,妙如站在船頭的甲板上,仰望著夜空。(只有每次看見那輪明月時,她才感到自己好像並未走遠。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可能與那個時空,唯一相通且熟悉的,就只剩這輪明月了吧!
她突然有些了悟,為啥古人總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載)歡對著月亮抒發情懷了!
妙如是十天前,登上這艘官船,從淮安碼頭出發的。這本是淮安一家官眷,送女上京待嫁的隊伍,整艘船被他們包了下來。後來經過長房的三伯父出面交涉,才定下來,順便搭上妙如她們幾人。一聽妙如是楊閣老的外孫女,鍾翰林的長女,要進京與親人團聚。對方二話沒說,就捎帶上她們。
走到哪裡,特權階級的招牌都是最好使的,妙如腹誹,想不到她有一天,也要沾這種光,被人用楊氏孃家的名頭,無意間行了方便。
就在此時,船行至一個大碼頭,靠港補給。船上的艄公傳來,要停在這聊城碼頭,歇到明日天亮。此時岸邊的梆子響了兩聲,妙如在船艙裡怎麼也睡不著,就走了出來。
聊城是運河的主要碼頭之一,在港口停靠的官船、商船有不少。遠處星星點點的漁火,在霧茫茫的岸邊閃爍跳躍著。
正欣賞著岸邊的夜景,妙如只聽見旁邊一艘船上,傳來了驚慌的叫喊聲:“不好了,表少爺落水了!”
妙如循聲望去,旁邊那艘也是官船。桅杆上掛著的燈籠,大剌剌寫著個“羅”字,還有燈籠寫的是“鎮國”二字。
只聽見船上的人,全聚到船頭那邊去了。不少僕役和水手,已經撲通撲通紛紛跳下了水。待他們七手八腳撈個身體出來時,船艙裡面出來一幫人,急匆匆喊著些什麼?沒過多久,震天的哭聲就傳了過來。
難道就沒救了嗎?
妙如心中一顫,沒想到一個鮮活的生命,幾分鐘工夫不到,就消失在自己面前。心下有些不安,忍不住叫上秦媽媽,自己要過去看上一看。
秦媽媽拉住她勸道,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況且晚上出這情況,說不定是妖物在作怪,不太吉利。
妙如正色回道:“不能這麼說,這是條人命!妙兒是佛祖座下的弟子,豈能見死不救?讓我良心何安?!”
秦媽媽知道說不過她,就扶了她上了兩船間的踏板。
爬過去後,還沒來得及理順氣息,妙如就朝那邊大聲喊道:“大家讓一讓,或許小女有辦法,救一救這位小公子!”
聽到這聲音,眾人才轉過頭來,看見是個黃毛小丫頭。都不相信她,又轉回身去,不再理採她。
“我家姑娘六歲起,就跟著靈慈寺的慧明大師學醫,若還想救回那位小公子,就請讓一讓,讓我家姑娘檢視一二。”秦媽媽在一旁大聲地幫著腔。
這才有人讓開出一條縫隙來。
妙如也不管別的什麼,擠身就進去了。
只見她先是用手摸了摸小公子的心臟部位,又給他把了把脈,翻了翻眼皮。妙如發現他還有救!轉身對旁邊圍著的人群,掃了一圈,然後對著中一位神情急切的少年說道:“這位大哥哥,能否幫個手,我怕力氣不夠!”
那少年當即應允。
在妙如的指導下,少年先把落水者口腔和鼻部的泥沙清理乾淨,然後對著他的鼻嘴,進行人工呼吸。
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只見那落水的小公子,唔地一聲轉醒過來,吐出腹中的積水。四周圍觀的人群這才響起一片歡呼之聲。
那動手救人的少年,拉著剛救回來的小公子,過來向妙如施禮,答謝她的援手。
妙如正要回禮,這時,煙羅從那邊船上尋了過來。待看到妙如正被人群圍著,上來就埋怨起來:“你們原來在這裡?我的大小姐,這黑燈瞎火的,你怎麼跑出來了?要出了什麼事,老爺還不知怎麼罰我們呢!”
“咦!”那少年驚異出聲,朝妙如臉上望了望,又朝煙羅這邊瞧了瞧。好像是要確認什麼似的!試探地問了一句:“小妹妹,在前年佛誕日那天,可曾住過靈慈寺慧覺大師的隔壁廂房?”
妙如見他一副“他鄉遇故知”的欣喜表情,歪著頭想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