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道:“現洛陽沒有太守,歸於河內太守魏種管轄。”
老爸問道:“為何沒太守?”
賈詡答道:“洛陽的一切財物都被董賊洗劫一空,無異於一座死城,是以不設太守已經年。”
我忍不住道:“這裡百姓尚在,如何是死城?”
賈詡嘆道:“此城已10年不交賦稅矣。。。”
老爸苦笑道:“果是死。。。”
我一撇眼看見蔡琰馬車跟了上來我馬上提高聲音道:“洛陽地處中原,橫跨黃河兩岸,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乃兵家必爭之地,豈能棄之?”
老爸道:“可是此城並不在我們轄地的邊緣啊。。。”
我接著道:“自夏起,商、西周、東周、東漢皆定都於此城,實乃千年古城棄之可惜。”哎,這城是不是死城我根本不想管,不過之前和蔡琰說了一大堆為天下蒼生的話現在在她耳邊我總不能和老爸一樣苦笑一句“果是死城”就完事吧?
老爸遲疑道:“現天下未定軍費開資甚大,如何還有餘裕去重建洛陽呢?”
我怎麼知道?正要拉著老爸去一旁和他說:“父親真要棄蔡姨的家鄉不管?”時老爸身後一人開聲道:“若丞像能再免洛陽賦稅五年,小人可不要朝庭一分一毫便使洛陽重獲生機!”
我和老爸聞言一起轉頭看向發聲者,原來是一個30歲左右,相貌清秀的男子,該是老爸身邊一個文官。老爸對他倒很和藹笑問道:“長文有何妙法?”
被喚作長文的男子道:“可叫河北降兵老弱和非精銳者解甲歸田,盡來洛陽,第一年屯田開荒,第二年招興建城池,再有二公子募集禦寒衣物,溫保即解決,那麼大多流落在外的本居洛陽的能工巧匠,鴻生巨儒、翰墨精英都會回到家鄉洛陽一起重建家園,介時洛陽重複生機之日便指日可待。”
我聽完心中大讚,叫降兵一起來這種田建城降低勞動成本,再吸引本是洛陽人的那些文人才子能公巧匠回鄉,能工巧匠回來便可發展手工業,文人才子回來更是不得了總要有個地方給他們吟詩作對吧?洛陽這種千年名城,無論富商大賈,能工巧匠,文人才子都是數不勝數的。這人真有一套,政治建設思想不錯,怎麼就沒想起他是誰?
老爸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