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也不累人,還能有新鮮、健康的蜂蜜喝,恩恩,不錯,很不錯。
“呵呵,養蜂呀,現在恐怕不行呢!”
馬素芬端著菜進來,聽到老爺子的唸叨,輕聲打斷道。
“為什麼呀?”
孟老爸剛想得美滋滋的,一聽說不行,便好奇的問道。
“我孃家嫂子就是養蜂的,我去她們的養蜂場看過,聽我嫂子說咱們北方養蟀的最佳季節是四五月份,蜜蜂易繁育,而且等它們長成後,正趕上花期,像什麼槐花、棗花還有向日葵也都開了花,採的蜂蜜也比較好呢。可現在基本上都是一些鮮花,蟀蜜的質量不會很高。”
孟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哦,是這樣呀。那嫂子你也會養蜂吧?”
“恩,我剛得病的時候,有人說蜂王漿能治癌,我還去她們的養蜂場待了一段時間。基本的養蜂工作,我也做過。呵呵,多了不敢說,二十個蜂箱還能照過得來。”
“好呀,那就麻煩你幫我選購二十個蜂箱吧,現在想讓我爸試試,等明年到了花期,技術也熟練不是?!”
“行,沒問題!正好我也閒著,幫叔叔一起侍弄侍弄!”
幸福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耕種忙
馬素芬的效率非常高,她當天就回家給嫂子打了電話,麻煩她從自己的養蜂場裡勻出二十個蜂箱給她。這是孟真第一次主動拜託她辦事,她可不想隨隨便便在市面上買些普通的蜂箱和蜜蜂。呵呵,嫂子他們家經營養蜂場也有十幾年,他們手上可是培育了不少優質的蜜蜂。
馬家大嫂對小姑子還不錯,以前馬素芬家境好的時候,也沒有少幫襯哥哥,兄嫂也都記在心裡。再說小姑子的要求也不高,二十個帶蜂巢的蜂箱,對於他們而言也不值什麼。接到她的電話後,就忙替她挑了二十個。小姑子可說啦,這蜂箱是給妹夫的老闆家買的,品種一定要好。
週末,陳峰休息,兩口子開著王志行的貨車直接趕到馬家大嫂的蜂場,還好距離也不是很遠,早上去下午就回來了。
馬大嫂很細心,除了給小姑子準備二十個蜂箱,還特意送了兩套全套的養蜂工具,從面罩、手套到軋蜂蜜的工具色色齊全。
孟老爸見到這麼多蜂箱很興奮,直張羅小馬教給他怎麼侍弄。馬素芬在家廟山和玉石山周圍看了看,最終選定荷塘的坡地,原因很簡單:蜂場必須選擇南向近山坡地,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而且荷塘坡地都是塘泥施肥土質肥沃,前面就是荷塘和菜地,既有荷花也有蔬菜開的花,蜂源 (炫)豐(書)富(網) ,水量充足,而且還有圍牆,安全度也高。即使他們晚上不把蜂箱收回,只要把菜園的大門一鎖,外人也進不來。
把蜂箱放在荷塘,孟真也很方便,她每天傍晚就把蜂箱“收”進莊園,如今又了新功能,連搬運都省了,只要眼睛看著目標,心裡想著“收”並且規定好安置的位置,蜂箱就乖乖的進入莊園,呆在指定的地方。
莊園裡新種植的果樹正是開花的時節,蜜蜂們一進入莊園,就一窩蜂的衝上果山,嗡嗡的開始勞作。
放好蜂箱,孟老爸也就沒有別的事,整天研究怎麼秋季養蜂,如何給蜜蜂餵食。
孟真的水稻種子也寄到了,她試了試工具,準備開始耕種。
不過,最先耕種的還是荷塘邊的麥子地和菜地。前些天搞的“免費採摘孟府菜”的活動非常順利,兩天的時間便把菜園子摘空了。孟真想了想,決定還是先種麥子。山莊也對外銷售自種的小麥粉,公共採摘區種植了許多,可還是不夠會員購買的。大家吃慣了有點黑但是麥香十足的麵粉後,那種細白的水餃粉便吃不下去,紛紛要求山莊定期提供。
面對會員的需求,他們又開墾了一些荒坡地,可是荒地的產量哪有被她做過弊的菜園高?!於是,菜園的幾畝地她決定都種上麥子。正好她自己麥地的玉米已經採摘完,可以一起耕種,也試試剛買的機器好不好用。
“姐,開始吧!”
鄭健把割下來的玉米秸堆放在荷塘邊上,然後用草繩捆成塔形,一個個的擺放好。他擦擦脖子上舟汗,對孟真喊道。
“恩,好,我先試試!”
孟真穿著迷彩服的工作裝,雙手搭上扶手,開始按照說明操作。
“姐,累不累呀,要不我來幫你吧?”
鄭雅也穿著一身迷彩服,她站在地頭,看孟真轟隆隆的一圈又一圈,貌似很輕鬆、很有趣的樣子,忙叫道。
“不累,等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