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正規院校出來的專業人士,有自己的人格和職業操守,所以沒有所謂的灰色收入,他的收入來源靠基本的工資和獎金及福利。雖然蘇欣從來不過問他每個月的薪水有多少,但是她也在報社待過一年。多少可以憑自己的想象猜出來一些。
因為理解,他不提買房子的事,她也從來不問。她認為房子這東西,不過是個能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有能力就買大房子,沒能力住小房子也無所謂,實在不行跟公婆一起住未嘗不可,哪怕是一輩子租房子也行,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心存愛念。她願意夫唱婦隨,即使吃糠咽菜也至死不渝。況且拋開房子不談,他們兩個人現在生活得很好,完全沒有淪落到食不果腹的地步。她不想給他壓力。更不想打擊他的自尊心。她相信他有能力的時候,不用任何人提醒,他一定會像變魔法一樣給她變出一座城堡來。
但是當浪漫的愛情過度到現實的婚姻,一些當事人不肯面對的問題,家長不得不替他們考慮。
程遠知道,丈母孃肯點頭答應兩個人的婚事已經很不容易了。她的一句話,就像一道聖旨,聖旨一到,他只得奉旨行事,絲毫沒有猶豫的餘地。他也理解,丈母孃是對的。哪個做母親的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女兒嫁個好人家,過衣食無憂的日子?她的要求合情合理,沒有一丁點過分的地方。而且一直以來,他向蘇欣承諾過婚姻,卻從來沒有提過買房子的打算,始終覺得愧對她。丈母孃的要求,在他的預料當中,也正好戳到他的痛處。因為沒能在丈母孃提出來之前給她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家’,在這件事上,他顯得被動了。現在既然答應了丈母孃的條件,接下來怎樣兌現這個承諾,他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事實上,蘇欣和程遠在一起這麼久,雖然沒有領結婚證,沒有舉行結婚儀式,但已經跟真正的夫妻沒什麼區別。按說夫妻之間本是無話不說的。但是蘇欣偏偏是純真內斂的性格,往往是避重就輕,很多事他不說,她也不去問,所以至今除了瞭解他這個人,知道他的家庭狀況,很多事情她並不清楚。
比如,現在在上海市區,她曾經在那裡生活過一星期的那套五十平的單身公寓,其實是程遠自己的,產權在他名下。
當年大學期間因為媽媽的反對,他被迫跟初戀女友分手,因此跟家人產生隔閡,結果畢業後回到上海,一參加工作他就從家裡搬出去住了。當時租住的就是現在這套房子。
本來這套房子是房東為了迎接自己出國留學的兒子預備的,誰曾想兒子已經瞞著家人做好了在國外定居的準備,這套房子就這樣閒置下來。房東本是個把錢財看得極輕的人,又欣賞程遠是個誠實穩重的後生,兩年以後他隨兒子舉家移民的時候,看在是老租客的份上,有意想把這套房子低價轉手賣給他。
程遠當時工作剛剛穩定下來,他自己手裡基本沒什麼積蓄,卻又不忍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好在他身邊朋友眾多,在單位裡上上下下也頗有人緣,向朋友和同事借錢不是難事,於是以十五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套五十平的房子。
也許正是因為揹負著債務的壓力,多年來他一直沒有交女朋友,雖然工作中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但他並沒有染上什麼不良嗜好。現在五六年過去,借朋友的錢早已盡數還清,而且按現在的房價來算,這套房子確實也升值了不少,說起來實在是撿了個大便宜。
再比如,他現在開的車子是單位配備的,算是工作了四五年以後總部對他的福利獎勵。儘管過去那幾年薪水不是很高,但是在福利待遇上單位還是沒有虧待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員工。最近一兩年,作為一個資深行內人士,兢兢業業六七年,他的月收入加起來雖然離過萬還差一截,在單位裡卻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高收入員工。從總部調職到寧波分社以後,雖然分社員工薪資的整體水平比不上總部,但他是以欄目主編的身份參加工作的,所以薪水跟以前並沒有多大變化。
儘管如此,要在上海買房子還是遠遠不夠。
雖然程遠嘴上一口答應了丈母孃,對蘇欣什麼都沒說,對老丈人也大言不慚地說自己能解決,但是他心裡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
從北方回來之後,他一邊埋頭處理手頭積壓下來的工作,一邊思考著怎樣儘快解決房子的問題。
按照原計劃,他本來打算兩年後把單身公寓賣掉,然後買新房子結婚。自從蘇欣意外懷孕以後,他臨時決定先結婚,暫時把她安置在公寓裡生活,等孩子生下來以後再做打算。但是現在丈母孃一聲令下,從她的角度理解就是,新婚當然是要住新房,買新車。既然決定買房子,從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