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這是一塊大餡餅。無意間聽到流言,天后已經知道她不是正式甄選進宮的宮女之後,柳浣就知道,天后在懷疑,卻出於某種原因沒有立即處決她,而是給她榮華富貴,升為貼身女史,正如上官婉兒所說,看似風光。
對於告密之人,柳浣不用想也知道是誰,武承嗣心懷不軌,對於自己沒聽從他的話,早就懷恨在心,對於我的出現,他才是最清楚的一個,又怎麼會把這個機會留給別人。堂堂男子漢大將軍,盡是陰險小人,著實可恨。柳浣咬牙,抬頭間正好對上武承嗣的視線,眼裡一閃而過的精光,令柳浣冷笑不已。
他大概沒想到我會因禍得福,在他們看來是這樣,可是,柳浣不這麼想,她已經是綁紮木樁上的箭靶,是生是死,全憑天后心情,她不會不知道,心機深沉,手腕凌厲,玩弄權術,如今,她只是她手中的一顆棋子,是丟是用,全憑她一念之間。
或許柳浣應當慶幸,武承嗣並沒有說出她的面貌,想來,他也存了一份後路,若是說出之後,那麼,我必會說出真相,即使毫無證據,以武則天的心思,自會猜到其中的厲害,更何況,她又怎麼會放過試圖把她打倒的人。武承嗣不過依附她而成長起來的,他的一切都來自武則天的賜予。他不會傻到丟掉生命,放棄榮華富貴不要,鋌而走險。
柳浣不著痕跡低下頭,似什麼都沒發現,神情未變,倒是對面的趙邦國把這一切盡收眼底,見武承嗣看向上官婉兒,視線在她們兩人身上流連,趙邦國不動聲色收回視線。眼裡湧出複雜神色。
朝堂上一片沸騰,武則天看著張柬之與其他幾位大臣的摺子,皆是上書天后國庫撥銀,開倉放糧,點派御醫,收集藥材前往南方重災區。
除了張柬之一派提議賑災意以外,反對的就是宰相裴炎,以他國遣唐使前來,需盛情款待以顯示大唐國威互相交好,互通有無為由拒絕。朝堂上明顯分為三派,一派一張柬之為首的門下官員,一派側以宰相裴炎為首的弟子門生。第三派則是武將將軍於置身事外的狄仁傑。
武則天冷冷掃過,頓時鴉雀無聲,眼鋒一轉,看向神情淡淡的狄仁傑“狄大人有何想法?”
狄仁傑走出佇列上前一步,手執象牙笏躬了躬身“迴天後孃娘,老臣只知道文武聖皇帝時,重臣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中寫道: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如今百姓深陷水火之中,根基不穩又何來宣揚國威。臣以為,張大人所言極是。”
狄仁傑話音剛落,贊成撥銀一派臉上帶著笑,連連稱是贊成,走出佇列為民請命。裴炎看了一眼狄仁傑,默不作聲,手執象牙笏,神情淡淡,看不出情緒。
“准奏。”長袖一揮,紫宸殿響起凌厲的聲音,震懾四方“哪位大人自願擔當此次巡察使去南方探察民情,救濟百姓,安撫村民。災後重建。”話音未落,全場官員皆低下頭,槍打出頭鳥,柳浣看在眼裡,自古都是這樣,柳浣似乎想起,只要老師在課上提問之時,也是這般鴉雀無聲,恨不得鑽到桌子底下。
“柳浣。”武則天看向面前跪下的人,出聲道“此次由你代替朕前往災區探察民情,作為巡察使副手。”
一聲柳浣,驚醒了多少人,武三思看著款款走出跪下的女子,眸光暗了暗。上官婉兒似有所察覺,表情談談。李哲看了一眼武則天低下頭若有所思。
“柳浣領命,定不負太后娘娘厚望。”起身,退回自己的位置,手掩在袖子裡僅僅相握。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柳浣在武則天看著狄仁傑之後,便有所警覺,卻沒想到如此靈驗。她成為了第一個炮灰。
對於武則天此舉,不少人震驚不已,皆看向柳浣,他們以為,會是上官婉兒,卻不曾想,會是其貌不揚的柳浣,這個剛站在天后身邊的女史。
武則天掃了一遍,正要出聲,卻見李哲走出一步“啟稟天后,李哲願作為巡察使前往南方災區巡察。”
聞言,柳浣驚恐抬頭,他是太子殿下,怎麼可以如此魯莽,洪災,瘟疫,他以為是鬧著玩的嗎?柳浣氣急,看著李哲的雙眼不禁有些擔憂,心裡又氣又急,他是因為自己嗎?因為自己被派遣而去,所以才會主動請纓嗎?他知不知道,這不是過家家?
而上官婉兒看著神情緊張的柳浣,再看看低頭的李哲,眼裡多了幾分異色,他們,果然有私情。
對於李哲的舉動相比於武則天任命柳浣而言更加震撼,在場無不對李哲側目,就連武則天也是,好半響才恍惚過來,看了看趙邦國,見其點頭,確信自己沒有聽錯。趙邦國看穿她的用意,走進,武則天起身,站在殿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