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一夜不安,夢裡全是過往。在涇西王府,在皇宮中……
小姐,您是否還活著?若您還活著,就來看看秋韻吧。若您已不在,又為何遲遲不肯入夢,是在怪秋韻奪了屬於您的公子麼?
您可知道,其實公子對您,一直都不曾忘情啊……
天下崇山峻嶺何其多,各有特色,各有不同。
東陵的秀麗,西塢的高險,北寮的雄奇,南詔的怪邪。
南詔國土面積為四國中最小,山地面積卻是四國中最大。
南詔有四多。
山多,林多,沼澤多,瘴氣多。
十中有九,山路蜿蜒曲折,密林怪木參天,奇蟲毒獸種類繁多,終日迷霧毒瘴繚繞不止。
尤其,以十萬鬼霧山最為聞名。
十萬鬼霧山,十萬之數,自是有些誇大,但可見其勢之巍峨。
位於南詔最南邊,綿延不絕,包攏整個邊線。重重疊疊,翻過一山,還有一山。
傳說鬼霧山後是汪洋,汪洋中有仙島,島上有仙人。
至於是真是假,孰能知?
縱然有人當真翻過鬼霧山,見得大海,也再無氣力尋什麼仙島仙人。
鬼霧一名,源自山間終年繚繞不絕的白霧。
白霧,即毒瘴。
這鬼霧毒瘴與其他普通毒瘴又有不同。
普通毒瘴,多指由於密林間動植物屍身腐爛後產生的“氣”。因山高地凹處地氣卑溼,霧多封少,且時時冬常暖,則人體陰中之陽氣不固。瘴氣陰涼,則陽中之陰邪易傷。故行走密林中人若不加小心,便容易犯之,以至於發熱頭痛,嘔吐腹脹。
雖會教人身體不爽利,卻不會輕易害得人命。
然鬼霧毒瘴卻甚是厲害。
凡人入毒瘴之中,一時辰內不得服用特質藥丸,便會呼吸困難,氣喘胸悶,體內邪氣劇盛,輕則瘧疾寒症,重則身死。
鬼霧毒瘴既分有形,也分無形。
有形肉眼能見的,是混在空氣中的植物瘴,大多帶有顏色,很好辨認,毒性亦不算很強。
無形混於白霧中的,卻是讓人聞之變色,見之膽裂。此類毒瘴多由動物噴出汁液散霧形成,中瘴氣即如中劇毒,殺人無形。
且不論其他活物,但是隨山而成的瘴氣,就讓許多人望鬼霧生畏了。
誰能料到,南詔巫族一脈,正是世世代代隱匿於這十萬鬼霧山中。
南詔 十萬鬼霧山
四根七八丈高的巨大石柱,每根石柱通體雕花,紋路怪異邪僻,各不相同,分別鎮於東西南北一位。中間放置一直徑約兩米的半圓石盆,盆沿又鑄有四樣動物,分別為:蛇,蠍,蜘蛛,蟾蜍。
四樣動物依次面朝四根石柱,石盆中呈一汪清水,一眼見底,盆中突起,勉強可辨出一二:人頭,八手,蛇身,蠍尾,膚蓋蟾蜍鱗。
簡直就是怪物!
夜黑風高,濃雲敝月。
蠱神陣中,聚靈盆前,站著兩名老者。
其中一名老者鬚髮花白,另一名老者頭戴兜帽,但長及胸口的鬍鬚已然全白,顯然比前一人年級更大些。兩人皆一色黑衣奇服,但頭戴兜帽的老者另手執枯木杖。枯木杖長約一丈,通身赤紅,杖體並不筆直,反而多有節頭。杖頂雕刻一物,與石盆中那怪物別無二致。
年級較輕的這位,乃是巫族四尊之一,姬曄赫。
而另外一名,便是巫族族長,姬曄豫,他是姬曄赫的同母兄長。
“族長,蠱神陣確實又有反應了?”
姬曄赫臉色難看,向另一人追問道。
“半月前,聚靈盆中的水突然變得猶如鮮血一般,盆沿四蠱獸亦轉向伏拜……雖然時間不長,但守護蠱神陣的門人不可能會看錯。何況聚靈盆有異,這已非首次。”
三年前,聚靈盆有過一次變化。但無人相信,為安撫族人甚至將報告的族人定了罪,祭了蠱神。
“怎麼可能……”姬曄赫不敢置信,喃喃道:“難道,難道三年前那次是真的……”
姬曄豫比起弟弟的猶疑,更多了一抹灰敗。
“這說不通啊,蠱神陣生異,聚靈盆變色,意味著蠱神既出!五百多年來,吾族一直不曾出過蠱神,哪怕期間有數十勇士甘願進入萬蠱甕一試,亦從未成功。何況,當年為處置那小雜種,我們將他丟進甕中厚,便移用聚靈盆,將甕口永久封印了。哪裡來的……”
姬曄赫陡然變色,望向兄長,似祈求他能否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