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3/4 頁)
之事由孟玄你來做,其結果就大不相同了。這就是我所說的始料不及之事,也可以說,是一份意外之喜。”
隨後,曹操看向吳凡,拍著吳凡的肩膀道:
“既然我的兒孫所得到的這個皇位是一份意外之喜,那麼,對於你接下來的改革我又怎會反對?何況,我能夠預見得到,一旦這次改革成功,整個國家都將煥然一新,是那種與此前所有朝代脫胎換骨的迥然不同。說心裡話,我只遺憾自己走得太早,不能親眼看一看改革之後這個國家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能親身感受一下從高壓統治下解脫出來的人民,發自心底地對統治者的擁戴之情。”
吳凡這個時候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曹操骨子裡就蔑視皇權,做事也不喜歡循規蹈矩,在眼下這個時代,曹操在絕大多數權貴眼裡就是一個怪胎;諸如劉備、馬騰這種視皇權正統如天道一般的人,對曹操尤其看不慣。但是,恰恰是他的這種性格特點,使他對吳凡的改革並沒有多大的牴觸。而且由於吳凡出乎他意料之外地擁立曹衝為皇帝,這讓曹操不但不牴觸改革,反而還十分支援。
如此這般,吳凡當年投靠曹操帳下,可以說是人生中走得最正確的一步棋。若非如此,不論吳凡投靠到誰的手下,孫堅、劉備、馬騰、張魯、劉焉……吳凡都不可能如此順風順水。最基本的單就這個改革來講,除了曹操之外,再沒有人能對此表示同意。
感動不已的吳凡,此時何嘗不是也感受到了一份意外之喜?垂下頭,吳凡強忍著發酸的鼻子沒有讓眼淚流下來,再次抬起頭來想要對大哥曹操道一句發自心底的感激,然而……
曹操卻是不見了。
吳凡急忙從地跳起,轉身四顧,遍尋左右。四野茫茫,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影……
接下來,那麼十幾秒鐘的時間,吳凡定定地站在曹操墓前,如木雕泥塑一般。
隨即,眼中的淚水終於不受控制地從臉滾落下來。
“大哥——”
吳凡仰頭一聲長嘶,頹然跪在地。
……
吳凡這一聲長嘶自然是把曹丕驚動了,從木屋裡走出來一看,見八叔吳凡跪在父親曹操的墓前,淚如雨下。曹丕不知何故,急忙走前來扶著吳凡道:
“八叔,八叔緣何如此悲傷?竟是在父王墓前守了一夜之久?”
吳凡被曹丕這句話提醒,扭頭看向東方。只見一抹朝霞蕩在天際,桔紅色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
自己居然在大哥的墓前呆了一夜。難道,剛才那真的只是夢嗎?可是,為什麼一切都是那麼清晰真切,竟然與現實毫無二致。
吳凡心中自問。
若是那樣,大哥對自己所說的話到底是出自大哥的心聲,還是自己的臆想當然?由於夢本來就是一種幻想,夢中的事物則往往會依照做夢者的意願而變化。比如做夢者在潛意識裡希望夢中的某人誇讚自己,則夢中的某人往往就真的會那樣去做
剛剛感受到一份意外之喜的吳凡,此時卻是墜入到了一個新的困惑之中。
不經意間,吳凡的目光掃到腳邊一物,仔細一看,卻是一個酒罈形狀的物體。
恰巧一陣微風吹過,酒罈竟是從壇口開始隨風飄散,紛紛揚揚,直到最後只在原地留下一個壇底。
這個酒罈,竟是由紙灰構成的
曹丕這時也注意到了這個酒罈,笑道:
“八叔還給父王帶來了一罈美酒吶,呵呵,祭奠燒了那麼多紙錢,卻沒有一個人想到燒一罈美酒送給父親。還是八叔想得周到。”
吳凡沒有說話,而是把前後左右都仔細看了一遍——
自己昨天夜裡向曹丕要的那壇酒不見了。
眼前卻多出一個自己根本就沒有帶來的被燒成灰的“紙酒罈”
這說明一個問題:自己見到大哥曹操,並不是在做夢,而是……
大哥的亡魂顯靈了
……
人們之所以對於死者亡魂感到恐懼,往往是因為人們心中有愧。因為在人們內心深處總是認為:自己做的虧心事雖然可以讓活著的人看不到,但卻逃不過死去的人的眼睛。
這也就是所謂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由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鬼雖然邪,但卻往往懲治壞人。尤其在鬼“活著”的時候,若是某人曾經陷害過他,則見到其鬼魂後更是怕得要死。
這種傳統文化雖然有些迷信的意味,但對於引導人們避惡揚善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