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第2/4 頁)
的問題,因為他們最不缺的就是使用者,所以,楊歡等人討論得最多的,反而是如何提供給使用者最好的體驗,以及留住高水平的使用者。
在原創方面,楊歡、張寧和裘載斐經過討論後,初步確立了一條良性迴圈路線。
那就是以優秀的體驗和優質的內容資源來吸引使用者,良好的氛圍和使用者間的積極互動,催生出更多更優秀的內容資源,進而去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在這一條良性迴圈路線裡面,有很多關鍵的節點要處理,但裘載斐顯然早就對此有所準備,而張寧以及在場的諸位,都是微信公司的核心骨幹人才,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比尋常。
往往是這邊一提出問題,那邊立即就有人,甚至有好幾個人同時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最後是從眾多的解決方案中,找出一條最有效最合理的出來。
於是乎,整個會議就是在這種,提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問題、再解決問題的迴圈中渡過。
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會為了某個問題爭得是面紅耳赤。
但最終,會議還是達成了共識。
楊歡的懂球帝專案最終由張寧來負責,裘載斐擔任專案組副組長。
這傢伙一下子從產品經理,被越級提升為專案組副組長,尤其還是歡少爺親自提出的專案,親自點的將,立即一躍成為了微信公司上上下下的大紅人。
據說有很多公司女員工都紛紛把這傢伙從原來的無人問津,甚至人人避之大吉的垃圾股,突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麻雀變鳳凰,蛻化成了前景喜人的潛力股,門庭若市啊。
甚至之前一個當面拒絕過裘載斐的女同事,都找機會湊過來跟他搭訕。
結果這傢伙也是挺有骨氣的,毫不客氣的當面拒絕,還說出了一句令人拍案叫絕的話來。
“昨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我叫你高攀不起!”
楊歡對於在國內微信公司內部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無所知。
在美國的這一段時間,他基本上都是在忙著應酬,應付著來自各個領域的人。
包括華爾街!
自從楊歡創辦的微信大紅大紫之後,最近一年來,關於上市的傳聞是絡繹不絕。
甚至有幾次,還是楊歡故意藉著一些機會,隱晦提到的。
結果,幾乎每一次他到美國來,都會讓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和投資者們都高潮起來。
一個個屁顛屁顛的跑過來,吹噓拍馬,說上一大堆好話,誇上微信公司幾句,而美國的報紙和媒體也都紛紛報道和關注。
這就導致微信公司的估值是節節攀升。
可要命的是,傳了一兩年了,楊歡卻還始終捂著,別說是上市了,就連引進風險投資者都沒有,這也讓很多人都大感費解。
但楊歡卻有自己的一套邏輯。
賣不賣,那是一回事,可有沒有人想要買,那是另外一回事。
微信公司沒有引進風險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一旦引進了風險投資,那麼作為投資者,他們的第一要務是賺錢,那就得套現走人。
也就是說,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千方百計的迫使你上市!
可現在不同了,沒有風險投資者,雖然公司員工有持股,但微信公司依舊是楊歡的一言堂,賣不賣,誰都說不算,他說了才算。
楊歡現在的做法是,我先把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瞧瞧,買不買?
買?好,你們出價吧!
什麼?才這麼一丁點?爺不高興了,不賣!
於是乎,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全世界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美國各大報紙媒體們,又滿心遺憾,心灰意冷的回家,關上門,徹底反思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楊歡大爺突然不賣。
通常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估值不夠高!
開玩笑,微信公司現在是移動即時通訊領域的龍頭老大,全球使用者那麼驚人,就算遊戲公司獨立出去了,可麾下還有那麼熱門應用,以及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這兩大黑科技。
再加上過去這一年來,微信公司大舉進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行業,也都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不管是從哪一個角度來講,前途都是大大滴有。
這樣的公司不給高估值,給誰啊?
於是,每一次傳出微信公司要上市的訊息之後,公司估值都跟著扶搖直上。
“歡少爺,估計應該差不多了!”
走出紐約曼哈頓的一家頂級酒店的大門,坐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