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便探身出海看了看,這猴子急匆匆不知要做什麼去,算了,人家都有事情忙,唯有我無所事事,若有緣,仍會再見的。
過了幾日,果然不出我所料,這猴子專程來找我了,不用說,他也是元始邀來的。我與七神猿雖彼此相知,卻未曾打過交道,他來找我做什麼?
對了,他定是來此打探這方天地的秘密,我自然不會告訴他,一切都說出去,還有什麼意思。
這隻猴子修為很低,神猿的天賦神通還未覺醒。
據我所知,每一隻神猿都有與眾不同的神通,這個神通比起那些後天法術大有不同。
覺醒啊,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和盤古每次從造化中憶起往生歲月,彼此都有一種難言的無奈。
盤古心胸遠勝於我,他曾對我說過,你只當自己是天,我只當自己是地,忘記自己的生命,一切都淡化了。
怎麼可能啊?我是鯤鵬!
我是魚,自在遨遊的魚,我又是鳥,自由翱翔的鳥。卻偏偏生就一個毀天滅地的身軀,還有,不安分的思緒……
對面這猴子很聰明,他果然要問我這天地的奧秘了。
…………………………………………………………
“鯤鵬,你可知道,這天地五百年後將合?”悟空問道。
“自然知道,這又與你何干?”
“天地合時,可有人能逃得出去?”
“無。”
“那自然與我有幹了,我可不甘心喪命於此。”
“你是造化神猿,死了亦能復活,何懼之有?”
“這是什麼道理?你也是造化所生,若將你殺了,讓你再活一次,你可願意?”
“唉,求之不得,只是如何才能殺死我呢?”鯤鵬嘆道。
“……我直說了,有沒有辦法叫這天地永固?”
“沒有!”
“那五條惡龍哪裡去了?”
“被我鎮在地底,充作地之筋骨,此地方能穩住。”
“天地為何要合在一起?”
“……或許,是彼此想念了吧。”
“當初為何又分開呢?”
“或許……在一起久了,就要分開吧……這個你還是去問盤古好些。”
“盤古在哪裡?”
“在任何地方。”
“也在這裡?”
“不在。”
“那你說在任何地——”
“在那方天地的任何地方……”
其實,我是很愛聊天的,可這隻猴子實在太絮叨了。我漸漸發現,他想從我這得到的,根本不是本我界的秘密,而是那方天地的玄機。難道他尚未覺醒,便知道天地將合的結果?如果真是這樣,這隻靈明神猿聰明的可有些逆天了。
想到這裡,我突然起了促狹之心,何不幫這隻猴子醒來,我倒要看看他如何面對回憶的痛苦。
第一三七章貶金蟬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防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暨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沓。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嫋。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這一首《蘇武慢》,乃為叫人收心攏性一心向佛的。
卻言佛門立下層層之禪關,樹參求之話頭,以接引有緣之人。無奈禪意高遠,非徒參可得,故說到頭虛老。到了末句,世人皆知龍王有寶而不知何寶,此處明言三寶也。佛門三寶:乃佛、法、僧也。傳聞龍樹菩薩曾入龍宮取《華嚴經》,並解讀善妙佛法,故此句言得成就也。
只看西牛賀洲,靈山頂上,大雷音寺,與天庭仙境更有許多不同,乃是處處極樂景象。
但看此山: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
再見這寺: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晃晃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這一日,靈山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