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4/4 頁)
奇的是,在這夥人中,他確實發現了幾個熟人!
華山嶽不群!
華山令狐沖!
這師徒二人怎麼和這些草莽漢子也混到了一起?
“師傅。弟子不孝,讓師傅遭此大難。”令狐沖一臉的懊悔,“如果弟子遵從師傅的教導,師傅又怎會遭此羞辱。”
嶽不群雖身陷囫圇,但君子劍的威名仍然具有相當不小的威懾力,尤其是,華山之巔,嶽不群憤然一怒,江湖為之震撼,如此人物,誰敢輕慢?
“嶽先生,情非得已,實在抱歉,等到事情辦完,我們定然向嶽先生賠禮道歉。”
在嶽不群身邊陪著小心地是一個身穿絲綢長袍的胖子,半禿頭頂,紅光滿面,左手握著一個翡翠鼻菸壺,右手拿著一柄摺扇,此人正是遊訊。
遊訊與一般的江湖人不同,行走江湖,遊訊靠的是八面玲瓏,油浸泥鰍,滑不留手,固然是說他輕功獨到,其中也有此人圓滑的解釋。
嶽不群冷哼一聲:“遊先生說笑了,嶽某人可承擔不起。”
嶽不群心情不爽,聽從趙陽的勸說,嶽不群離開衡山,回到了華山,另立一宗,是謂氣宗。雖說,趙陽也兌現了承諾,遊說其他各派友情贊助了一筆經費,供氣宗開支,華山的劍宗也謹守門戶,沒有上門搗亂,但是,氣宗地發展依然不順!
簡單講,一名拳師想教好幾個徒弟,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更需要
天賦,尤其是天賦。但凡有點名氣地高手,沒有幾拙出類拔萃的。
雖然氣宗不缺金錢,但氣宗缺人,缺有天賦地弟子,缺有經驗的教師,與劍宗相比,氣宗簡直什麼都不是。
如果僅是這樣倒也無妨,慢慢來就是了,可是,嶽不群發現,似乎劍宗與氣宗在表面沒有衝突,但理念的交鋒卻毫不間斷,連他的衣缽傳人,氣宗地大弟子令狐沖也中了這種外門邪說,迷信起劍宗的理論。
嶽不群是在一次會操時發現,令狐沖的劍法與他所傳授的劍法有了不小地區別,雖然威力頗有增加,但是,這種改變,是對氣宗的背叛,是對氣宗理念的背叛。
這,對嶽不群而言,簡直是莫大的羞辱!
更令岳不群憤怒的是,令狐沖竟然拒絕講明這種改變的由來,以及,斷然拒絕了嶽不群的將這種劍法發揚光大管之以氣宗劍法的要求。
文人多執拗,嶽不群也不例外。
名師出高徒,令狐沖的執拗不低於嶽不群。
師徒之間產生了隔閡,嶽不群無奈下就生出了遠走他方的念頭,也許孟母三遷為子擇鄰不是沒有道理。
到衡山,氣宗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