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頁)
分,虞姬可以瞭解,天下江湖的恩怨,虞姬可以體會,但是歷史上她所不知道的人物,卻紛紛出現,而且這些人關鍵著整個秦朝衰滅起落。這讓虞姬深深懷疑,這些關鍵著歷史演變的重要人物,為何無法留名史冊?
“說是不同,卻是大同小異,尤其是歷史上的幾件重要大事,到現在還是照著歷史軌跡重複發生……”這也是虞姬最擔心的地方,她原本懷著希望期待項羽寫下屬於他自己的史頁,但是一再發生的意外阻撓,讓她陷入無法逃避的宿命傷愁。
虞姬無法自抑地繼續想著:“任何物質加入新的元素,必然會引起化學變化,但是新元素對物質改變的程度,端視新元素的強度而定。莫非自己來到當代後所看到的不同之處,就是因為自己來到當代所造成的改變?使得現今的當代人物變得跟歷史所載不同?據此而論,項羽也是因為自己千古返赴來到,才會變成原先娘娘腔的模樣,但又因為自己影響歷史的程度有限,項羽又從娘娘腔變回歷史所記載的霸王英雄?”
虞姬想到這裡,驚忖:“天哪!莫非這就是現代人回到過去對歷史產生的變化?自己回到當代,改變了當代的部分人物,連自己也取代歷史人物虞姬的身分,成為當代人物之一……”
項羽和邵揚都沒有注意到虞姬陷入錯雜紛亂的想法當中,項羽接續邵揚所說,問道:“你剛剛說漢軍戰力不強,卻又說因為張良和蕭何兩人將漢軍治理得有條不紊,進退有據,讓人不敢輕覷——這話是什麼意思?”
邵揚解釋道:“師父跟我說過,除非是將敵人徹底擊潰,使其永無再起之日,否則再大的勝利,也只是戰勝者的一時之快,他日還是得面臨這個敵人的挑戰。我對漢軍的看法是,在張良的策略引導,和蕭何的章程治理下,漢軍不管是面臨任何狀況,都不會進退失據,也就是說,這樣的軍隊很難徹底擊潰,就算打贏漢軍數十場勝仗,還是得面臨漢軍隨時再起的反撲,這也是我說漢軍讓人不敢輕覷的原因。”
項羽聞言不語,心中忽然浮起——“善戰將軍不如善敗將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念頭,隨即想到:“儘管善敗將軍老是打敗仗,但只要能夠儲存戰力,卻也不是真敗。至於善戰將軍雖然每次打勝仗,要是勝利的代價是不斷耗損自己的戰力,也未必是真勝。善敗將軍和善戰將軍兩人對戰,只要善敗將軍儲存戰力,等著善戰將軍的戰力耗損殆盡,自可不戰而勝。”項羽繼之又想:“自從以西楚霸王為名出征後,屢屢在戰場上贏得重大勝利,但是每次慘戰擊敗敵人後,自己的弟兄們同樣遭到重大傷亡,鉅鹿大戰慘勝之後,隨之沿路猛打秦兵,如今要是再強攻函谷關,就算打進咸陽,弟兄們還能剩下多少戰力?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楚漢相爭?”項羽思及至此,對於攻打函谷關的策略有了不同的想法。
邵揚見項羽久久不語,問道:“大哥在想什麼?”
項羽回神,沒有馬上把自己想法說出來,轉口道:“要是你對於張良和蕭何的形容沒有誇大之處,劉邦有他們兩人襄助,確實可以高枕無憂,毋須分心操持軍務。”
邵揚聽得此語,略帶羞愧道:“都是邵揚不好,沒有張良、蕭何之才,無法讓大哥高枕無憂。”
項羽搭著邵揚的肩膀,安慰道:“這怎麼能夠怪你?你是作戰的良材,這一點張良和蕭何跟你沒得比。”語間,他的心中不免遺憾,想說自己手下有無數戰場將才,卻沒有安邦治國良相。
邵揚督率的中軍來到後,便已著手準備各式準備攻打函谷關的器械,項羽看著忙碌的楚軍,體恤道:“兄弟們連日趕路辛苦,傳令先休息吧,反正攻城的事得等項端力的後軍會合才能開始。”
第二章 春秋之筆
項羽和虞姬別過邵揚,兩人並馬返回帥營大帳。返途中,虞姬對於項羽的命令,不解問道:“剛剛霸王竟然要邵揚的軍暫緩準備攻打函谷關的各式器械,難道霸王心裡不著急嗎?”
項羽哈哈笑道:“你是指我和劉邦誰先進入咸陽的事嗎?”
虞姬苦笑道:“正是。”
項羽笑道:“我是很急啊,但是在我想清楚後,我和劉邦誰先入咸陽,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重要。”
虞姬道:“我不懂霸王這句話的意思?”
項羽停馬看著遠處的函谷關,良久才道:“我想清楚了,我急什麼?我有什麼好急?我又何必那樣著急?”
虞姬訝聲道:“霸王這話的意思是?”
項羽挽起虞姬的手,道:“我的虞姬也有猜不透我心思的一天。”
虞姬嬌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