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說完,他不再回首,匆匆而去。
“是楚顏嗎?”良妃在裡屋急切地喊道。
我走進屋內,一眼看見斜靠床塌的良妃。歲月對她十分眷顧,即便神色憔悴,也難掩美麗容顏。
“過來,孩子!”她對我伸手召喚。
我緊挨她坐在床沿,握住她冷冷的雙手。
“你冒死相救禩兒,我心中感激不盡。我的大限將至,如果禩兒再遇大難,可否請你再度周旋?上天入地,我也不忘此恩!”她淚痕斑駁,啜泣不已。
“我答應你,娘娘。”我說道。
我在儲秀宮一直待到黃昏。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良妃。
再見八爺,也已是多年以後。
回到聽雨軒時,已是疲憊不堪。
四爺坐在棋案旁,緊皺眉頭,似乎有些舉棋不定。
“回來啦?”他不動聲色地問道。
“是。楚顏進宮去看望良妃娘娘,回來遲了些,四爺是否用膳?”我問。
“看望良妃娘娘?兼帶和太子聊天?順便與老八閒談?”他反問道。
我的心彷彿落入冰窖。
“四爺耳目之廣,實在令人歎服。就連太子身邊,也能放置心腹!”
“太子跟你說些什麼?”他終於抬起頭來,緩緩問道。
“說起六年前那次謀刺未遂事件,楚顏心中一直疑霧重重,今日方才真相大白。”我冷冷地說道。
他臉色驟變,不過很快鎮定下來。
“那件事情,與我無關!從頭到尾,我沒有參與一絲半點!”他說道。
“是嗎?若沒有你傾力協助,太子的手下何以接近聖顏?”我看著他的眼睛。
他迅速躲避我的探詢。
“我為形勢所逼,實在情非得已,雖然對太子的要求心存顧慮,但我並不清楚他的真實動機,沒有理由得罪未來的天子!你在懷疑我嗎?如果是我親力而為,怎會象他一般漏洞百出,四處留下蛛絲馬跡?”他居然理直氣壯,我更加心寒意冷。
“聽四爺之意,如果四爺是主謀,此事必定策劃周全,結果絕對完美無缺?”我語帶譏誚。
他聽出話中的嘲諷意味,卻依舊平靜地看著我。
“沒錯,他根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扶不起的阿斗,於我大清何益?瞧著老八聲勢日壯,他便坐立難安,心虛不已,‘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樣淺顯的道理他都不能領會!這也罷了,偏生還要拉我下水!哼!”
“此事對四爺何嘗不是大有裨益?第一,就算東窗事發,皇上自然先拿太子開刀,四爺最多是有失職守,何況茲事體大,太子怎會不知厲害關係?斷然不會洩露天機,四爺便可在太子那裡討得人情;第二,四爺只是遵從太子之意安排人手,即便認真追究,四爺也可推脫得乾乾淨淨,因為表面上四爺沒有一點好處,太子的好處卻是人盡皆知,正因如此,四爺手中也多了一樁太子的把柄;第三,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讓太子和八爺殊死相鬥,四爺豈非漁翁得利?好個一箭三雕之計!”我說道。
“分析得實在精闢!只是未免太過牽強。如果刺客得手,太子便會順利登極,如此一來,我有何益?皇阿瑪何等英明,如果知道我也牽涉其間,又怎會輕易放過我呢?”他冷笑。
“太子順利登極?只怕有些不易。就算刺客得手,四爺也可後發制人,手握太子謀逆的把柄,罪行滔滔,天誅地滅!至於皇上,無論太子還是四爺,都只為聲東擊西,矛頭不是天子,重心乃是八爺。那名刺客,不管成功與否,註定成為炮灰,因為你們知道,皇帳周圍暗藏死士,刺客多半有去無回,再說大內侍衛之中,太子和四爺的心腹眾多,哪有讓他生還的機會?既然已是死無對證,皇上要想追查到底,根本就是難於登天!
這件事情卻有三個變數,最大的變數就是楚顏。楚顏無意撞破刺客的行徑,被其挾為人質,而皇上不忍心連累於我,下令勿傷毫髮,放虎歸山;另一個變數卻是十四爺。十四爺情急之下連夜追來,刺客不加抵抗,當場斃命。”
我想起那年深秋的夜晚;那名刺客絕望的眼神;還有十四爺柔情的目光,往事如昨,心痛如絞。
“何謂第三個變數?”他突然不再爭辯。
“第三個變數,是英武一世,孤寂一生的康熙皇帝。他竟然對此事不加追究,不予過問,這恐怕是你們誰也想不到的吧?就如你曾經所言,他心裡惶恐猜忌,卻不敢直面結果!可惜你們機關算盡,白白花費一場力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