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晴朗哪裡會讓他得逞,施展瞬移攻擊術,將達多的本尊抱住,又撕成兩半。
一顆黃豆大小的舍利,包裹著達多的靈魂,全速逃竄。但是,他快絕望了!
晴朗以六脈神劍的激發之法,六指連彈,射出六把火焰飛刀,以血玉蛛絲牽扯,將那顆舍利攔住。那些極其細小的血玉蛛絲,竟然以飛刀為針,織成一面小網,將舍利包裹。
達多絕望的大叫:“好漢,饒命啊!”
晴朗冷冷一笑,也不跟他廢話,將那面小網收回,立即潛入陰影之中。
達多的法身和本尊,失去靈魂和舍利,已經報廢。
忽然,陰影中又伸出一隻手,竟然是以黑影凝聚而成,將達多的兩個身體拖入陰影中。
片刻之後,陸續飛來一些修士,想看看是怎麼回事,卻什麼也沒發現。
晴朗回到郊外那個臨時洞府,並且已經恢復人形。
張小柔等女子,在洞府中等待,瞧見他回來,自然是又驚又喜。
晴朗暫時沒心思跟她們閒聊,便將她們送進錦繡珠中,再處置達多的靈魂和舍利。
直到第二天,他才將達多的舍利煉化。此時,藏在眉心泥丸宮的那顆舍利,已有龍眼大小。
至於達多的靈魂,被晴朗強行搜尋過記憶,已經變成白痴,隨風而散。
歡喜宗的功法,雖然是以雙修為主,卻是源自密宗,因而懂得如何凝練明王法身。
達多雖然是那個達臘喇嘛的師弟,天資和神通卻比他更高,也更勤奮。
那些雙修功法,比起上古龍族的龍翔訣,是小巫見大巫,因而晴朗也不怎麼放在心上,只對那凝練明王法身的功法很感興趣,忍不住鑽研起來。
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
俗話說“佛都有火”,佛一旦發火,會怎樣呢?那就是變身了。
每個佛,都有個對應的忿化身。譬如,彌勒佛的忿化身,是大輪全劇明王;而大日如來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動尊明王。
密宗記載的明王有很多,常見的是十大明王。比較出名的,是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等等。而最為人所樂道的,當然是那孔雀明王、不動明王。
孔雀明王,原名孔宣,是開天闢地之後的第一隻孔雀,自開天以來日夜苦修,終於煉成五色神光。在金雞嶺大戰中,被西方教準提聖人降伏,成為準提的坐騎。
孔宣在釋迦牟尼成道的時候,把他吞入腹中。後來,釋迦牟尼從它的背上鑽出來,破而後立,成為如來佛祖。因此,孔宣又稱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
孔雀明王一頭四臂,為菩薩形,駕孔雀,手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蓮花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
而那不動明王,是除蓋障菩薩的忿化身。這位大菩薩以消除一切蓋障而著稱。
所謂蓋障,即形形色色的煩惱,主要是貪慾、嗔恚、睡眠、掉悔、懷疑。
這五種障礙,能覆蓋心性光明,使人坐禪難以入定。不得禪定,則智慧不開;沒有智慧,則難辨對錯真偽;不分真假對錯,則愚昧無知、造作惡業;惡業累積,則墮入惡道,受無量苦。
除蓋障菩薩的形象,為右手結無畏印,左手持蓮華,華上有如意珠,表示以菩提心中之如意珠,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
而他的忿化身不動明王,又叫憤怒明王,三面四臂,上二手作拳狀,下右手扶腹,胸前一手塞於口中,嘴咬其指。明王目瞪如鈴,獠牙上立,怒發上衝,作火焰狀,大有怒不可竭之勢。
從明王額部發出一道毫光,光中現其本身像除蓋障菩薩。
在西方佛界,那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之第八院,除蓋障菩薩為中尊,其周圍八尊菩薩是:一、除疑蓋菩薩;二、施一切無畏菩薩;三、除一切惡趣菩薩;四、救意慧菩薩;五、悲念菩薩;六、慈起菩薩;七、除一切熱惱菩薩;八、不可思議慧菩薩。
密宗把真言和陀羅尼稱為‘明’,又將具有這種咒力的人稱為‘持明王’。
因此,由真言和陀羅尼的神秘能力產生的尊格,就叫明王。如果說,如來代表佛的實際悟道,菩薩掌握慈悲救濟,那麼明王就讓人的內心培養出堅強的意志。
所謂真言,又叫曼怛羅,是指對神、鬼等所發之神聖語句。
所謂陀羅尼,是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惡法不起的長咒語。
除了孔雀明王和不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