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1/4 頁)
是順便做一下。
他所謂的其他的事情,也就是前往美國,拜訪一些其他的教練們。只不過,這些教練們,大部分都不是足球教練,而是一些其他運動的教練,拜訪他們,李彬當然不是為了技術訓練,而是為了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可供自己學習的體能,力量,神經方面的訓練辦法,已經在球員恢復狀態方面,是不是有什麼好辦法。
美國這個國家,是全世界競技運動職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他們從事的運動,很多都是一些高強度,高對抗的運動,因此,在力量和體能訓練方面,也有些心得。
如果有人看過橄欖球運動員的訓練,就會發現,和他們相比,足球運動員的訓練差距確實很大:足球運動員,負重訓練也就是到頭了,背上20斤的沙袋折返跑,就已經會讓人覺得很重了,但是,橄欖球運動員們,他們的訓練,是手裡拿著三四個降落傘迎著鼓風機跑動——那種訓練,完全是牲口的訓練方式了。
因此,在力量訓練方面,他們也有一些東西,是足球教練們不一定知道的,跟他們學習一下,沒有壞處。
李彬下個賽季是準備去英超的:在歐洲的幾個聯賽,西甲和意甲都是拉丁人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種族歧視是深入骨髓的,在這些國家幹活兒,屬於自己沒事找事。而德國則是全歐洲反華排華最厲害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找一個合眾國有關的正面新聞都難,去那裡也是自討沒趣,相比之下,英超這一點做的最好:英超樂於接納外國人——當然,主要是外國資金——他們的經營理念不同,對外國人的排斥比起來其他聯賽來要好得多,加之聯賽獎金分配製度較為合理,不至於出現窮的吊兒郎當的情況,因此,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環境,那裡都是李彬的首選。
只不過,去英超的話,就有幾個問題,得先處理好了:一來是自己離開帕爾馬,能夠帶走球探網路的多大一部分?另外再有一個,就是如果真的想去英超,那麼,自己就得早作準備,別到時候到了英超再抓瞎。
前者還好辦,李彬在球探網路的事情上有信心,尤其是巴拉爾迪走了,他就信心更足了。而後者,是因為英超因為從90年代初的歐洲禁賽,導致訓練理念落後,和大陸差距很大。90年代末弗格森開始意識到問題,溫格到了英超,他們都想要改革,可是英超積重難返,就是新世紀之後,切爾西大筆資金注入,也很難讓英超的問題一夜之間就解決。很多中下級的教練員,都沒有足夠正確的訓練理念,早些時候,英超教練員們對訓練的認識就是分成兩色背心,然後讓球員們踢比賽——這種絕對不正確的訓練方式,李彬要是接手了,肯定是要進行改革的。
他現在身邊有博格,有埃斯波西託等人,但是如果到了新的球隊,他也得有些新的準備工作要做:英超的訓練量大,比賽激烈,只有一個體能教練肯定不夠,自己得找到合適的幫助球員傷病恢復的教練,另外,球隊大了,他也不可能再忍受球員往外送著治病的做法,他自己得找一個合適的理療專家,專門為自己的球隊服務。這些事情,球隊小的時候用不到,但是以後的球隊大了,不自己養隊醫可不行。
而除此之外,他到了新球隊,可是沒有十年功夫供他揮霍的,他得考慮到了,新球隊如果環境很差的話,他得把那些教練員們短期之內都調教出來,因此,各方面的能力,他都不能夠有所欠缺。體能訓練方面,雖然有博格作為他的助手,但是卻一直都是他的弱項,他也得自己多學學。
這一次到美國來,說是休假,但是其實也是任務不輕。只是因為未來的時間至少還有一年,他也不必特別快的做出來什麼進步和選擇,只是囫圇吞棗的記住,回去慢慢消化,對於未來的搭檔也是劃定一個範圍,未來再做考察,這些東西,都可以不必太著急。
到美國的學習,他以前也來過,他也確實學會了一些東西:比若說,運動員如果臀大肌過於發達,那麼就會影響橫向移動速度和重心變化,需要進行拉伸來進行調整——這些東西,誰都知道,但是,冰球教練就提醒了他,如果拉伸前,用泡沫輥,放在大腿下面,來回滾動數次,就可以把肌肉中的粘滯組織破壞掉,這樣對訓練很有好處。
再比如說,從棒球方面,他也學到了,練習肩部力量的推肩動作,對於運動員來講,最好是要用站姿,而不是用坐姿的啞鈴推肩,因為站姿推肩在練習時可以更好的促進全身肌肉的力量,而坐姿只適用於健美運動員,因為這麼練習比較安全,但對於其他運動員,幾乎沒有用。
這些東西,在足球界裡,李彬並沒有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