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第2/4 頁)
就打入了103個球。這個賽季,他們的進球數字和上個賽季相仿,依然有可能突破100個進球。這是很可怕的數字,在英超,這個賽季能夠突破100個進球的,應該只有安切洛蒂的切爾西可以挑戰一下,熱刺的攻擊力,似乎比他們還差一些,不過,看他們和佛羅倫薩的比賽,你很難這麼認為。他們下半個賽季,似乎找到了進球的竅門了。”
“我倒是認為,這才是李彬本來想要的戰術,只是成型太晚了。”萊因克爾在旁邊說道,“這個賽季,熱刺估計是不可能在進球數上超過切爾西了,但是,我想,他們下個賽季,進球數也會起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
“多個方面的原因。”萊因克爾開口說道,“首先,看他們的特點。李彬很清楚,技術型球員們絕大部分都是突破意識,強於傳球意識的,喜歡自己帶球突破,帶到天荒地老也不傳球的球員,可以找到很多,可是能夠組織傳球的,一共也沒有幾個。”
這一點,是誰都知道的事情。腳下有技術的球員,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傳說中視野不超過五的盤帶狂。這樣的人,法國,巴西,阿根廷,西班牙……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突破狂魔的數量,一般來說是遠遠多於組織大師的,這一點誰都無法否認。
“而現在,李彬做的,其實就是在任意一個突破狂魔身後,建立起來一個有層次的攻防體系。球員們多層次的攔截可以確保防守,多點的突破可以確保攻擊,他用中場的球員們,把突破狂魔的缺點掩飾了,優點放大了——僅此而已。”
熱刺沒有那種一個人足以碾壓一條防線的球員——至少現在蘇亞雷斯和貝爾都做不到——他們的多個球員,雖然都很有技術,但是卻本來不足以撐起來一個球隊的進攻的。可是,李彬用自己的戰術佈置,讓他們的突破和稍差一些的傳球也都成功的形成了攻擊梯次,這就很不容易了。
“可是這麼踢球,總是向後傳,不向前滲透,不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效率麼?”
“是的,李彬顯然也知道這一點。”萊因克爾分析道,“所以,他一般用卡瓦尼壓住對手的後防線,沒卡瓦尼,他寧可使用赫斯基,也要儘量使得球員們靠近球門。而不使用高大中鋒的時候,熱刺就要使用蘇亞雷斯作為單前鋒,因為他有向前傳球的能力——這也是他作為核心的最重要原因。”
用戰術簡化球員們的攻擊模式,使得球員發揮得好,這是一個方面,而另外一個方面,李彬也從沒有忘記,小心著這樣做會造成太多的浪費機會。蘇亞雷斯能傳能射,所以他才是戰術的核心人物,對此,李彬一直都很清楚。
“而這套戰術,用好了之後,只要中間的軸合適,後面的的突破點可以換人,這個戰術,對球員的戰術理解能力,要求不高。熱刺囤積了四個邊鋒,三個btb中場,兩個中鋒和兩個影鋒,顯然,他們本來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地。”
漢森點點頭,表示明白這個說法。
“其次,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李彬會堅持使用諾伊爾了。沒有諾伊爾,他的這套戰術,確實玩不轉。要是沒有一個可以當後衛用的門將,他們的球員們,會活活累死的。”
李彬的戰術,要求突破手背後的球員,得懂得如何在前面球員回傳時理解把球給別的突破手,丟球后立即形成攔截網,也就是說,傳球和攔截,是他們必須要做的。而且,因為各個點之間的位置很分散,如果想要形成不斷的連綿進攻的話,那麼球權轉移的也必須非常快,快速的轉移,必然造成中場球員的補位跑動距離增大,這對於球員們的體力要求,也會非常大的。
而如果有了諾伊爾,熱刺的整體防線就可以大舉向前推,球員們需要往返奔襲的距離,就大大的縮短了。諾伊爾上場,是用他的大範圍活動,消耗體力,把防線推進了十米,為前場球員們節省體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11000米,是熱刺所有球員都能夠跑到的,12000米就有些懸了。
“諾伊爾本賽季上場次數有限,可是跑動卻很多。他場均跑動距離,是5100米——這個距離,甚至已經超過了一些其他位置的球員,比如貝爾巴托夫本賽季場均只有3700米,而且他還創造了單場2032米的90分鐘跑動最少記錄,他兩場跑的還不如諾伊爾一個守門員一場多,和他比大羅都是勤奮型的……”
5100米,這個跑動距離,對於門將來說,簡直是個神話。
“不過即使如此,熱刺的球員們,只怕依然很累吧?就算是縮短了距離,可是,反覆衝刺突破所耗費的體力,和勻速跑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