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部分(第1/4 頁)
而這所代表的,卻是一個無雙的刺客!還有恐怖到極點的威脅!
武力強大的高手並不可怕,最怕的卻是石之軒那種可戰可逃,不懼圍攻的絕世高手,此種武者,若是放下一切去做刺客,天下有誰能擋?
對於方明而言,這便是要威懾隋朝。
否則的話,以他一地的修養速度,肯定比不上整個大隋的恢復速度。
到時候隋軍三天兩頭就來挑戰,還要不要發展了?
現在就是要做出警告。
縱使楊堅滅了宋家,方明也會逃跑,旋即化為刺客,取他乃至整個楊氏族人的首級!
縱使他是慈航靜齋選出的真命天子又如何?還不照樣是血肉之軀,食五穀雜糧,被砍了頭一樣會死!
而方明出手,就算四大聖僧一直跟在楊堅身邊都是無用!
實際上,方明一直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原著中雙龍不選擇刺殺了李世民。
縱使他是慈航靜齋決出的人選又如何?難道還能令死人去當皇帝麼?
而若沒了李世民,師妃暄再不願意,也只能拋棄突厥與魔門選擇的李建成,在寇仲與南方豪雄中抉擇。
所以,到頭來還是心軟、仁義……這樣的人,若真的當了君主,那才是天下蒼生的災難。
“清惠明白了!”
梵清惠深深瞥了方明一眼,其中意味複雜到了極點。
以一人威脅一國!
方明前世,乃至低武、中武世界中都不太可能,但在大唐、大乾等高武、超武世界中,卻是成為了現實!
武尊畢玄、還有高麗的弈劍大師傅採林,都是這樣的民族守護者,以一人守護了一個民族!
“這場遊戲若宋某勝了,縱使楊堅不封,我也會自領鎮南王之名分,到時候楊堅臉上需不好看……若是宋某敗了,那自然一切休提,我弟宋智自會向隋朝稱臣歸降……”
展露一部分勢力,進行威懾,也是方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否則,不說勢力可怕的佛門與白道武林,便是以楊廣的性子,登基之後都必然先來找麻煩。
到時候,或許就不是三徵高麗,而是三徵嶺南了。
所以現在的方明表現得非常光棍,宋家你要滅就滅,只是到時候宋缺無事一身輕,放下所有累贅與包裹,改行當了刺客,天下又有誰不怕?
……
“不過……楊廣雖然大敗,將差事辦得一塌糊塗,未來登上皇位的機率恐怕還是不小!”
此人未登基之前,當真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無論德行、軍略、還是文韜方面都超出一干兄弟不知道多少,連天下人都被矇騙了過去。
更何況,還有魔門的隱秘支援。
有著裴矩在,縱使楊堅要改主意,也是麻煩無比。
甚至到了最後關頭,裴矩化身石之軒,將楊勇等一干對楊廣有威脅的皇子全部除去,那楊堅難道還能再生一個出來接位不成?
“有點難辦吶!以此人好大喜功,錙銖必較的性子,嶺南日後怕是要成為眼中釘、肉中刺!”
方明抬首望天。
只見密林重重,斑斕的陽光照射而下。
此時的他已經換了戎裝,一身武士服乾淨清爽,名震天下的天刀鬆鬆垮垮地懸掛在腰間,腳下卻是行走得飛快。
忽然聽得一把古怪詼諧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唱道:“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不取你精通經論,不取你王侯將相,不取你辯若懸河,不取你聰明智慧,唯要你真正本如。要眠則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
這聲音似遙不可及的天邊遠處傳來,若不留心,則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則字字清晰,無有遺留,分明是佛門一種奇功。
方明識海中形成一個不拘小節,不講禮儀,意態隨便但卻真正有道的高僧形像,不由微微一笑道:“可是道信來了?”
“哈哈……小子一猜便知道是老僧到來,可見與佛有緣!”
方明放眼望去,就看到一名持壺痛飲的老僧從一株槐樹邊走出。
甫一看這人,便覺得他似乎在七十高齡過外,一對白眉長垂過耳,雪白的長鬚垂蓋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細看,兩目固是神光電射,臉膚卻幼滑如嬰兒,且白裡透紅,青春煥發,光禿的頭頂,更反映耀眼的色光。雖肥胖卻不臃腫,一派悠然自得,樂天安命的樣子,予人和善可親的感覺。
道信又唱道:“生者百歲,相去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