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腰包裡。
下午開店前的準備工作,霍冬把窗臺上的六盆花整理了一下,換上兩盆不一樣的擺在約定的位置。
因為報紙的緣故,現在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這間茶館真正的老闆的名字,也知道這位先生要招工的事,雖然報紙上已經講明下週才開始收簡歷,可是今天下午卻已經有不少人前來諮詢招聘的事。
到了下午三點半左右,正是店裡生意最忙的時候,不光要招待客人,還要招待來諮詢的人群,這時候糕點師又從後廚出來跟武松說後門有人找。
兩人一聽就知道是艾默來了,霍冬趕緊把手上的活做完就匆匆去了後門,片刻後面帶笑容的回來,拍拍腰包,示意信封已經轉交。
武松勾起嘴角,明天的早報有內容看了。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蟲子在PK,求粉紅票,蟲子可憐啊,分數太低,讓蟲子平安的掛在前十吧,賞蟲子幾張票吧~~~~
第25章 招聘開始了
晚上打烊回家,武松照例報告當天營業情況,只是這次唐僧不在,只有第五名一人聽他的報告,霍冬則在餐廳邊吃晚飯邊聽可樂他們跟她說八卦。
第五名下午回來的時候說是已經照艾默記者給的名單分別約了幾個工廠主喝茶,而唐僧也收拾行李搬去外面旅館住了,說是演戲要演全套,以外地人來此地找工作的理由去旅館住上幾天,多在人前露露臉,讓他的來路顯得更正常一點。
讓唐僧去住旅館的安排其實很合理,可是霍冬一想到唐僧那張讓大家唯恐躲之不及的嘴,她就不禁為他入住的那間旅館裡的所有人抱以萬分同情。
翌日週一,早報上登載出第五名指示唐僧口述霍冬代筆的那份宣告,先不管反響如何,那個時間霍冬和武松已經吃完早飯匆忙趕往茶館的路上,因為今天是收簡歷的第一天,他們必須在八點前趕到店裡。
八點不到,門外排起兩個隊伍,一個長一個短,長隊裡面的人服裝各異,可以明確的看出他們的社會階層,這一隊是來應聘的。短隊的那個,服裝大同小異,身上的揹包款式都差不多,手上更是不約而同的拿著紙和筆——都是一群記者。
那篇宣告加招聘引起的社會效應,引來了各個報社的關注。
武松和霍冬當作沒看見門口的記者,自顧自的做好準備就開啟了大門開始工作。
應聘中高層管理職位的人還能交上一份像樣的簡歷,那些應聘工人的人卻大部分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識字的少之又少,因此霍冬就得為他們一個個的做好記錄。
上午收簡歷,下午開店,早上八點到店裡一直到晚上八點才能走人,整個白天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吃個午飯都像打仗一樣,結束了上午的工作還要緊接著準備下午的工作,同時還要應付各報社的記者見縫插針般的採訪。
也許是不願意讓《希林恩浦早報》再搶獨家新聞,其他幾家大型報社都派出了得力記者,好在這些記者們都由武松對付,霍冬得以抽空喝個水上個廁所。
那篇響應號召的宣告引起了意料之中的反響,社會各界都在討論這件事,本來那篇文章就寫得很煽情,這篇宣告比文章還要煽情,一下就調動起了各階層人士的廣泛討論,就連不識字的底層平民都會在閒暇的時候偶爾說上兩句自己的看法。
為這條即將開工地國道募捐。解決地方財政資金不足地難題地號召。讓百姓們興奮又困惑。不是說國家撥款。又哪來地資金不足?
內閣大臣和地方官們卻深深覺得這事簡直就是瞌睡送來了枕頭。財政大臣當然希望國庫少撥一點是一點。地方官們則更加想著上頭地撥款能多一點是一點。兩方利益都要平衡。
都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地一個新聞。在不同地人看來就有不同地意味。普通百姓更多是看熱鬧。官員們則看到了一條斂財地道。而有心結識大人物卻沒有門路地商人們也看到了其中地機會。於是週二以後。各大報紙上就多了不少署名地宣告。願意響應報紙號召。為這條生命線地國道貢獻自己地一份力量。
唐僧直到禮拜四才重新露面。脫下了他招牌性地黑色西裝。換了一身有點舊但還算乾淨整潔地格子衣服。嚴肅地面容。熱切地眼神。新剪地短髮一絲不苟地梳在腦後。看上去就是一個一時落魄卻不服輸想要東山再起地有志男人地形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