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兩人坐定,寒暄了一會兒,等到服務生給他倆送來茶點之後才進入正題。
武松先是把招聘廣告的單子給了主編,談了一下有關招聘的事,主編驚訝於廠長這麼一個最重要的職位居然要從外面招人而不是自己管理。
武松用第五名不擅長管理為理由輕描淡寫的解釋了招廠長的原因,主編也沒有再多問,答應明天就把廣告登出去。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專題報告的細節,話題漸漸的開放出去,見時機差不多了,武松趁機向主編打聽議院和內閣的事,談興正濃的主編也樂意分享一些未公開的內部訊息,武松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並且慢慢的將話題引向那條剛剛獲得批准即將開工建設的國道。
“聽說那條路快開工了,可是這幾天我聽店裡客人們的討論,好像錢的籌集上出了點問題。”武松裝作無意的樣子扔出一條假訊息。
“是嗎?沒聽說啊。”報紙人對任何資訊都有一種職業病性質的敏感,主編更不例外,一下就被這假訊息給勾住了,使勁回憶這幾天有沒有手下記者跟他講過類似的事。
“哦?那這訊息應該還只在內部流傳,畢竟店裡的那些客人也不是平民百姓,從他們嘴裡說出來的話還是有一點可信度的。”這後半段話雖然是實情,可是和前面的假訊息一聯絡上,這話裡的味道就完全兩樣了。
主編立馬上當,開始認真琢磨回頭要怎麼安排自己手下的記者去打探訊息。
“這條路真的很重要,我們國家只佔了羅尼河的中上游,沒有出海口,是完全的內陸國家,大海是什麼樣子到現在都沒幾人知道,但是所有的貨物運輸全靠這條河流又不太安全,這條國道對我們非常重要,要是錢真的籌集不齊就不好辦了。”
“是啊,陸路難走,現在南部上來的貨物都是船運上來,尤其是北部大陸過來的貨物,從海上繞一個大圈進入羅尼河運進國內,萬一發生戰爭,羅尼河下游沿岸的國家封鎖河道,水路中斷,這個國家就危險了。”
“不是說國庫會撥款嗎?”
“什麼時候說了國庫會全額撥款?主編先生,您難道也沒有注意到這裡面些許的差別嗎?”
卡伯裡主編沉默不語,仔細回想他們報社所釋出的那篇報導中的點滴字句。真的沒有提到“全額”這個詞嗎?
“好了,我的主編先生,不要再糾纏這些細節了,您還不知道嗎?國家全額撥款又怎樣,給再多的錢下面的地方官們都會說錢不夠,還不如國家只出一部分,叫下面自籌一部分,這樣他們還會老實一點。”武松這樣說,就將前面他放出的假訊息徹底的圓上了,就算卡伯裡主編懷疑訊息的正確性也找不到破綻。
“哦,那麼說客人們討論的就是這部分錢的事了?”主編先生的思維還沒轉過來,有點暈乎。
“應該就是吧,這個工程耗資巨大,讓國家全額撥款的難度也不小呢。”
“是啊,我想的就是這個,雖然憑藉河流的便利,沿河的幾個城市經濟都還不錯,但就算國庫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由這幾個城市平分,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而且當中還牽涉到利益分配的問題。”
“這條國際河流可以算作是我們國家對外的一條生命線,多少人仰賴這條河生存,等到道路一修通,相信經濟會更加繁榮。”
“說的是,我們北面有大山,擋住了南北大陸的貨物交換,外面的貨物要進來走水運一路上來最為便捷。可是水運風險又大,不光是海上的風暴,從羅尼河順流向下直到出海,沿途就要經過六個國家,現在我們國家強盛,周圍的小國只能選擇與我們保持友好關係。但國際政治說變就變,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以翻臉不認人,交通發展了,才能促進經濟繁榮,也有利於軍事方面,怎麼看都是好事。”
“呵呵,說到底,為了賺更多的錢,現在就得捨得投錢。”
“說得沒錯,就是不知道要怎麼籌錢。”主編先生完全相信了武松放出來的假訊息。
“募捐嘍。”武松低頭喝茶,似是隨口又似不經意的扔出早已準備好的答案。總算把話題引過來了,累死他了,說得口都幹了。
“募捐?全國人民出錢?”主編先生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主意?
“啊?哈哈,我隨口說的,不要介意不要介意。”
“不,等等,募捐,這或許是個可行的辦法。”
“啊?”這回輪到武松小吃一驚,這個主編腦筋轉得蠻快的嘛。
“嗯,仔細想想募捐是個可行的辦法,既然是重要的生命線,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