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1/4 頁)
“多謝師父!”。原始天尊乃是天地間六大聖人之人,能去聽他講道,那可是需要大大的機緣啊。底下眾人一聽鎮元子之言,趕忙謝道。
擺了擺手,鎮元子又道:“剛好後院的人生果成熟了,明月你前去打上兩個,為師好帶去作為見面禮。”
清風聞言,趕忙下去忙活去了。
沒過多久,就見清風用一個玉盤捧著兩個人生果回來了。鎮元子收好了人生果,帶著四十八個徒弟,徑直往觀外而去。
來到觀外,鎮元子有對清風和明月道:“為師算的明日將有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取經人路過咱們這,清風明月你們可好生招待他們,再把那人生果打上兩個,送與那叫唐三藏的。不過這事莫要讓他幾個徒弟知道了,特別是其中的一個猴子”
清風明月聞言,雖心有奇怪,但也不好開口詢問,只好點頭答應。
再次交待了清風和明月好生看家之後,鎮元子就帶著四十八個徒弟駕雲離開了。
再說那唐三藏一行人等過了幾個菩薩的考驗之後,繼續往西而去。
師徒幾人一連走了一月多的路,一路之上雖多是些窮山惡水,但也平安無事。
這日,唐三藏師徒正行間,卻是到了一處極好的人間仙境。青山秀峻而高聳,隱隱約約露出崢嶸,山頂已入雲間,有大片大片的白色雲霧在山頂環繞。幾人沿著一條崎嶇的鋪滿碎石的小路逐漸登上山頂,卻見一路上龍吟虎嘯,仙鶴飛舞,四處鮮花不分時節地盛開,一同混合在一起,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
高山極頂之上,白色雲霧紛湧而來,層層裹繞山腰,一處仙閣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師徒幾人行到仙閣前不遠處,就覺得身體有如飄搖雲表,但見有天無地,確有別有一番超塵出世之感,真可謂是人間仙境。
唐三藏坐在龍馬上,看見這麼美麗的仙人景緻,不由得高興地對著幾個徒弟說:“我們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一路走來,都是些窮山惡水,難得遇上這麼好山好水地人間仙境,是不是快要到靈山了?”
“師父,你到靈山還早著呢!東土大唐距離靈山足足有十萬八千里,以咱們的腳程,怕是要走上幾年才能夠到頭。”孫悟空笑著回答道。
很快的,一行四人終於走到了眼前的那處仙閣,三藏法師率先下馬,準備前去仙閣拜訪其中的主人,卻見到仙閣旁有一處石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看到一個“觀”字,唐三藏就知道了這是一處道家廟宇,自己雖說是佛家弟子,但仍舊能夠拜訪一番。
往前行了幾步,就看見門旁貼了一副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只看這樣一副春聯,就知道住在這道觀之中的一定不是尋常的道士,這麼大的口氣——長生不老,與天同壽,即使是太上老君門前也沒有這樣的張狂,孫悟空心中感嘆到。
法師輕敲仙閣大門,中指還未觸碰到門上的實木,大門就被人從裡面開啟了。兩位眉清目秀的道童就從大門裡面走了出來,對著三藏法師一行人行了一禮。
“這裡是萬壽山五莊觀,我們清風、明月奉了師父的旨意,前來迎接幾位大唐而來的長老,長老們還請進來。”
唐三藏也是驚訝他們師父的未卜先知,自己剛準備敲這間仙閣的大門時,他就已經囑咐了弟子出來開門迎接。
兩小道童正是清風與明月,他們將唐三藏師徒四人引進大殿,只見這眼前的大殿修建得極為古老莊嚴,好像千萬年前這座宮殿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看起來寶殿被人時常打掃護理,還是儲存了當時肅穆的模樣。大殿的正中央沒有像尋常道觀一樣供著道門三清、周天四帝、羅天諸宰,只是一張毛筆書寫的“天地”二字懸掛這裡,字下設了一個五彩香爐,幾束香火在爐中渺渺生煙。
“你們這間道觀為什麼不供著道門三清、周天四帝、羅天諸宰,只是供著天地二字?”
唐三藏看了也頗為感到奇怪,照理來說,道門中太清、上清、玉清三清為最大,天下間信仰道教的人無不將他們的塑像奉在寶殿之上小心供養,哪裡像這樣一間道觀一樣只供“天地”。
“長老,這兩個字是我們的師父寫的,他寫的時候告訴我們說‘這天地二字,前一個字還當得起他一拜,後一個字恐怕還受不了他這麼一拜。”清風和明月笑著回答道。
“這是為何沒拿到這養育我們的大地,還當不起他一拜?”
“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只是清楚道門三清是家師平輩相交的朋友,周天四帝乃是家師相交已久的故人,那九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