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1/4 頁)
這一魂一魄無所歸依,悠悠盪盪,於世間尋找附身。上古凶神蚩尤便是受了天魔之魂誕育而生,後被黃帝戰敗殺死,屍體肢解,魂魄封於蚩尤墳中,又稱禁魔臺。唯餘得一魄下落不明,也不知潛於何處,伺機作亂,為禍三界。
神魔者,死魔、陰魔、心魔三者也。
死魔為天魔所創造,乃其左臂右臂。天魔被封印後,死魔代其掌管眾魔,負責一切毀滅行動。洪荒之世,率眾魔上攻天庭,不敵,被封印。
陰魔又稱陰謀之魔,貪恨欲之魔,地位僅次於死魔,亦是天魔之臂助。天魔被封印後與死魔爭眾魔之王,不敵,遠遁。後來現身於西天靈山,意欲謀奪佛祖之位,不成,被封印。
心魔又稱煩惱魔,為眾魔中最神秘一等,傳說其為天魔那一魄的化身,能洞悉世間一切。因意圖破壞六道輪迴,被地藏王菩薩封印。
十二精靈魔、三十六行魔和七十二鬼魔皆在上古洪荒之世陸續被封印,無一僥倖逃脫。
鬼魔為眾魔中階位最低、實力最下者,但因其無有實體,只一股陰煞之氣,來去如風,教人防不勝防。一旦被其侵襲,凡人頃息之時便會魔化,縱是仙佛,也免不了修為大損,嚴重者極有可能墮落成魔。
若說鬼魔有多麼多麼的可怕,那也談不上。除了魔氣具有極強的感染性,教人防不勝防外,鬼魔並不諳悉任何法術神通,也學不會,是以只要防得住魔氣,鬼魔便不足為慮了。
對於一般的修行者而言,魔氣侵蝕性太強,幾乎是無孔不入的,不論是法寶還是各類心法,都沒法子防得住。是以一旦遭遇鬼魔,若不想神魂俱滅,淪為魔物,就趕緊自殺了事。
可又有多少人有自我了結的勇氣呢?
軒轅靜當然不想死。他天資聰穎,悟性極佳,且才修行二百年不到,正是意氣風發,大感有為之時,假以時日,不難成就大器。關天養也極看好他,甚至覺得他極有可能取代軒轅朗三位公子而成為軒轅世家家主,結果就因為一時的不防,讓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這一刻,關天養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世事無常’,他也忍不住自問:“我會不會在某個時候也步了軒轅靜的後塵呢?”雖說心下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卻又不免自嘲了起來,“軒轅靜怕是也這般想的吧?都說天降將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每個心懷大志者面臨苦臨和艱難之時,都當是難得的歷練和自我提升的機會,深信渡過了此劫便能撥開烏雲見青天,迎來美好的前程。可事實總是殘酷的,哪怕是你成功地渡過了劫難,卻還有更多、更新的劫難在等著你,永遠地沒完沒了。這就像我小時候,飢寒交迫,總覺得有了錢,頓頓能吃上魚肉,天冷了有棉衣穿,有厚實的大被子蓋,那便是神仙一樣的日子了。可在有錢之後呢?卻又覺得不是這樣,又有了更高的追求,也得面臨更多的苦難和折磨。都說知足常樂,我還不夠知足嗎?當然不是的。之所以會這樣,便是世事無常了。人吶,任你再了不起,本事再通天那樣怎樣?就好比大江之上的一葉孤舟,駕馭的本事再高又怎樣?也得隨波逐波,就著水流的性子來,要不然一個浪頭過來,那就是船覆人亡了……”霎時間,心底禁不住湧起一股子沒由來的悲涼。
這般子悲涼有種足夠消沉意志的威力,頃刻之間便佔據了整個身心,令他覺得過往的經歷和即將面臨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沉重,還不如就此放下一切,逍逍遙遙地活呢?
修復九星元陽鎖的材料就擺在面前的長案上,關天養卻覺得它們如一座座的大山,沉重地壓在眼皮子和脊背之上,教他睜不開眼,直不起腰,癱在椅子裡,懶懶地呼吸著,再也不想什麼法寶強化的事,再也不想龍鱗和通天鑑的事,甚至連杜若都不願去想了,只願就這樣平平靜靜地到天慌地老,甚至就此毫無知覺地死了最好……
世上的事緣何沉重如斯呢?
“如果還有下輩子,我可是真不想再做人了。人,真的活得太累,太太太累了……”
整整一個上午,關天養都是在昏昏噩噩中渡過的,什麼事都沒有做。
午後,烏雲被風吹散了,太陽露出了燦爛的笑面,灑下了潑辣辣的光芒。
晴朗的天氣總能教人心情開朗,神思舒暢。
麻雀在窗外的菩提樹上嬉鬧,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輕快、活潑、躁動的韻律漸漸喚醒了關天養偃息的活力,他睜開眼,怔怔地看著這群精靈一般的小東西,心下不知不覺地就溫暖了起來。
活著的意義在於什麼?
“在於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