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劉備的性命如何,請看下回!
第二十三章——劉備遇司馬微,徐…
話說劉備躍馬過溪,似醉如痴,想:“此闊澗一躍而過,豈非天意不亡我!”於是迤邐望南漳策馬而行,日落將至。正行之間,劉備見一牧童跨於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劉備嘆曰:“吾不如此牧童也!”遂立馬觀之。牧童見到了劉備,亦停牛罷笛,熟視劉備,不久言到:“將軍莫非破黃巾的劉玄德,劉皇叔否?”
劉備驚問曰:“汝乃村僻小童,何以知吾姓字啊!”
牧童曰:“我本不知,因為常侍奉師父,有客到來,多曾說有一劉玄德,身長七尺五寸,垂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乃當世之英雄,今觀將軍如此模樣,想必是也。”
劉備驚之,曰:“汝師乃何人也?”
牧童曰:“吾師覆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也。道號‘水鏡先生’。常與友人交往,便得知皇叔大名。”
劉備曰:“汝師與誰為友?”
小童曰:“與襄陽龐德公、龐統為友。”
劉備曰:“龐德公乃龐統何人?此二人又是何人?”
童子日:“叔侄也。龐德公字山民,長俺師父十歲;龐統字士元,少俺師父五歲。一日,我師父在樹上採桑,適龐統來相訪,坐於樹下,共相議論,終日不倦。吾師甚愛龐統,呼之為弟。龐統與龐德公皆有經天緯地之才!”
玄德高興的問到:“汝師今居何處?”
牧童遙指曰:“前面林中,便是莊院。若是劉備劉皇叔,定引皇叔相見於我家師傅!”
玄德大喜:“吾正是劉玄德。汝可引我去拜見你師父。”
童子便引玄德,行二里餘,到莊前下馬,入至中門,忽聞琴聲甚美。劉備教童子且休通報,側耳聽之。琴聲忽住而不彈。一人笑而出曰:“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調。必有英雄竊聽。”童子指謂玄德曰:“此即吾師水鏡先生也。”玄德視其人,松形鶴骨,器宇不凡。慌忙進前施禮,衣襟尚溼。水鏡曰:“公今日倖免大難!”玄德驚訝不已。小童曰:“此乃劉備,劉玄德也。”
水鏡先生將劉備請入草堂,分賓主坐定。劉備見架上滿堆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水鏡問曰:“明公何來?”劉備見自己如此狼狽,不好意思的說:“偶爾經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顏,不勝萬幸!”
水鏡先生笑到:“公不必隱諱。公今必逃難至此。”
劉備只好以襄陽一事告之。水鏡曰:“吾觀公氣色,已知之矣。”因問玄德曰:“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
劉備感嘆的說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水鏡先生曰:“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劉備說到:“備雖不才,文有孫幹、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其力。水鏡先生又何言備左右不得其人呢?”
水鏡先生站了起來,說到:“關、張、趙雲,皆萬人敵,可惜無善用之人。若孫幹、糜竺,簡雍等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劉備這才放下心裡的包袱,說到:“其實這個問題劉備也自與手下人士談論過,趙雲趙子龍也親自提出過這個問題!可惜劉備亦嘗試側身以求山谷之遺賢,無奈未遇其人何!”
水鏡先生曰:“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劉備對水鏡先生作了一下楫,問到:“備愚昧不識,願賜指教。”
水鏡曰:“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此謠始於建安初:建安八年,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無孑遺’者,不久則景升將逝,文武零落無孑遺矣;‘天命有歸’,‘龍向天飛’,蓋應在將軍也。”
劉備聞言驚謝曰:“備安敢當此!”
水鏡指了指附近地界,言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
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又該當哪處尋找?”
水鏡招呼劉備坐下,用手沾了沾水,在桌子上寫下了“伏龍、鳳雛”四個大字,言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立馬問到:“伏龍、鳳雛何人也?”
水鏡撫掌大笑,卻是不答,說到:“好!好!”玄德再問時,水鏡曰:“天色已晚,將軍可於此暫宿一宵,明日微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