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我的苦命的兒啊!……”哭著,叫著,竟然昏了過去。
江劍臣知道孃親是驚喜過度,一時昏厥,連忙把母親抱起,輕輕地揉了揉她的幾處穴道,知母親自會慢慢醒轉。他已知面前的賣唱老人果然是自己的生身之父,見他也象似承受不了這突然降臨的喜事,頹然跌坐在椅子上面。
江劍臣一面把母親交給那少女攙扶,一面撲跪到爹爹膝前,以最快的速度,簡要地敘述了自己二十七年的經歷。可憐受盡了人生折磨,飽經風霜,年近半百的司馬文龍手撫愛子,句句血,聲聲淚,飽和著血淚,說出了自己和心上人的半生坎坷。
三十年前,司馬文龍懷才不遇,淪落為大內優伶之後,意志消沉,痛不欲生。作為金屏公主伴讀的楊碧雲慧眼識英雄,對司馬文龍由憐生愛,利用司馬文龍經常在宮中日夜侍奉演出之便,二人得以長相聚首。時間一長,竟有了夫妻之實,自然談到了婚嫁之事。
楊碧雲為了愛情,不顧禮教束縛,竟然向老父楊森稟明瞭要嫁給司馬文龍的堅決要求。
難得老將軍楊森一方面疼愛女兒,不忍拂她意願,另一方面也著實憐惜司馬文龍的才貌,幾經思考,意然想允准此事。
按說,這一對恩愛情篤的男女本該花好月圓,共偕白首。不料,好事多磨,十八歲的楊鶴在武科場中高中第三名探花。他科場得意,青雲在望,對姐姐一個將門千金,富中才女,竟然要嫁給一今供人玩樂的戲子,哪裡肯依?一家三口,鬧得天翻地覆,死去活來。
事情被司馬文龍得知,他本就自慚形穢,配不上如花似玉、出身豪門的碧雲,為了不讓心上人和父弟反目,自己悄悄地含恨隱去。偏偏楊碧雲在痛不欲生的時候,竟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楊森父子勒令其墜胎,楊碧雲死不從命,所以才有了一病半年拒不見客之說。
臨產之前,楊鶴以照顧門風為名,誆楊碧雲去高山腳下覓地容身。俟孩子生下,買通收生婆,乘楊碧雲產後昏迷之際,將嬰兒棄於江邊。
楊碧雲清醒之後。發現不見了孩子和那一方自己刻不離身的繡花布片,再三追問之下,楊鶴不得不以實相告。卻不料那包孩子的布片竟是御戲班中一幅矇頭方巾。這幅方巾是司馬文龍扮演武小生戲“獨木關病挑安殿寶”中矇頭的行頭,也是司馬文龍與楊碧雲第一次訂情之物。
自此以後,楊碧雲再也不願見胞弟楊鶴之面,每日黃卷青燈,焚香禮佛。二十七年來,一直默默祈禱冥冥之中的神靈,保佑心上人無災無難,護庇兒子長大成人……
聽了父親的敘述,江劍臣心神震顫,默默垂淚。這時,楊碧雲也悠悠醒來。司馬文龍把那個少女引見給了江劍臣。
司馬文龍含恨出京,飄泊天涯,貧病交加,幾乎死於客旅,幸得一個走江湖的郎中救活了他。那郎中名叫鄔振鵬,家中只有一個妻子。身世也很淒涼。二人一見投緣,司馬文龍就跟他迴轉了故鄉。
一連數年,司馬文龍一直纏綿病榻,多虧鄔振鵬精心調治,才漸漸有了起色。不料鄔振鵬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後,得產後風死去,鄔振鵬也不久身亡。司馬文龍就把女孩當作親女撫養成人,取名鄔念慈,相依為命,直至今日。
司馬文龍心中思念楊碧雲,感她終身不嫁,每隔三年必獨自一人偷偷來承德一趟,遙望將軍府第,流連數日,一儘自己的相思之情。但他始終沒有勇氣逾越雷池一步,去和心上人楊碧雲見上一面。
這一次,義女鄔念慈死說活纏非跟來不可,還指天立誓,一定要見義母一面,不能讓二位老人老是這樣天各一方,含恨終生。司馬文龍憐她幼失父母,對沒有見過一面的義母孺慕情殷,迫不得已才帶她同來。不料竟因禍得福,夫妻相會,父子重逢。
聽了司馬文龍三十年來的艱辛遭遇,目睹司馬文龍瘦削的面頰和兩鬢蒼然的龍鍾病態,楊碧雲又哭昏在司馬文龍的懷裡。江劍臣雖然心酸悲痛,但找到了爹孃,他的心中還是喜多悲少。
見慈母老是止不住悲悽心情,忙悄聲說道:“一家四口團聚,原是天大的喜事。母親切不可再哭了!孩兒受聖命尋親,吏部只限期一月,還是談正事要緊。只怕孃舅拆散咱們一家骨肉於前,再拒絕認我父子於後。那時,孩兒將難逃違旨之罪,娘看如何是好。”
聽了江劍臣這一番話,楊碧雲果然冷靜下來,悽然笑道:“劍兒放心!當年的悲劇,絕不會重演。那時,一來為娘年幼膽小,二來受禮教束縛,最要緊的還是顧全楊家三世將帥門第,才被你母舅楊鶴強逼威脅拋離了你們父子。如今,上天慈悲,又把你們送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