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只是孩子們還小,先慢慢來往著罷。
其實譚麗娘還真猜對了一大半。
昨天她去張家同張嫂子說了之後,張嫂子就已經在動心了。等晚上張大壯回家來就跟他商量了,張大壯別看叫大壯,人長得也壯,卻是個沒什麼主見的,聽自家婆娘說完,遲疑著問:“這行嗎?”
張嫂子偏頭白了他一眼,“有什麼不行的?要說這以前我可能還猶豫著,雖然公爹和譚舉人是一起長大的,你這個捕快也是譚舉人幫找的,兩家看起來像是情分不淺,但是兩家畢竟門第差著,後來陳士梅又中了舉人,不知道哪天就中了進士做了官,陶陶就變成了官家小姐,就更不敢想了。現在卻不一樣了,”說著,張嫂子長長出了一口氣,“譚舉人沒了,陳舉人也沒了,他們一家子婦孺,此刻怕正是缺依靠的時候。”
張大壯還是覺得不太妥當,“我們現在說這件事,會不會有些……”他沒什麼文化,想了半天怎麼也想不出那個恰當的詞。
“你想說趁人之危啊?”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咋知道我想說啥?”張大壯嘿嘿笑了兩聲,“還是娘子懂我。”
張嫂子卻嘆著氣,“就怕她們家前後兩個讀書人,看不上我們家志林”
“那怎麼辦?”張大壯此刻也急了起來,他是男人,不懂女人家的那些彎彎繞繞,但是就算如此他也知道譚家養出來的孩子不會差,何況陶陶小時候他也見過,乖巧懂事長得又漂亮。
“所以我想著啊,他們家懷宇不是在守孝不去學堂嗎,那就讓志林每天過去把夫子講的課業告訴懷宇,譚娘子看到我們志林這麼好,總是會動心的,況且……”張嫂子說著聲音就小了下去變成了只有夫妻兩人之間的耳語,“況且,若是能見上陶陶幾面,兩個孩子有了接觸,慢慢有了情誼也說不準。”
“那,要是不成呢?兩家關係豈不是完了?”張大壯還是覺得不太穩妥。
“不至於,到時候就說譚家藏書多,志林去借書看的,就算親事不成,還能學點東西。”張嫂子越想越覺得主意不錯,懷著高興的心情翻身睡去,不再管張大壯怎麼擔憂。
三天過後,張嫂子又來了一趟。她幫著置辦完了這頓豆腐飯,把一些沒怎麼動過或者做的時候因為做多了沒有上桌的菜都送到譚家來了,另外又提了一籃子雞蛋。
“守孝不能吃肉,那就蒸些蛋羹給孩子們吃,本來就瘦,再不吃油水可怎麼辦?”張嬸一副十分憂愁特別掛心的樣子。
譚麗娘自是感謝再感謝,從此兩家往來又密切了一番。
送走了張嬸,譚麗娘關閉了大門,譚家開始正式進入了“守孝”期。帶顏色的東西一律都換了下來,換成了藍色黑色白色這樣的素色,衣服也以素色為主。因為家裡三年前才辦過幾場喪事,因此著這些東西都還算齊全,不用重新置辦,洗洗改改都能穿。
因為守孝,懷宇的確像張嫂子想的那樣,跟夫子請了家不再去學堂上課,夫子怕他耽誤學業,開了一張紙的書目讓他看,還說會每隔十天讓小廝去他家裡取他的作業和讀書心得。
而隔壁的志林也會時不時地以“告訴懷宇夫子今天講了什麼”的藉口登門,同懷宇一起討論功課,或者借了陳士梅和譚舉人的書來看。
譚麗娘也不攔著,甚至在張志林特意到堂屋來給自己問好時還見了幾次,可是後來發現,每次志林一來陶陶就避開,一開始是躲在裡屋,後來乾脆避到廂房去了,譚麗娘就知道了女兒的心思,再後來志林來就只讓他和懷宇待在西屋的書房“認真讀書寫字”了。
張嬸在志林那裡知道了陶陶的態度,也沒有太過在乎,依然讓志林每天去隔壁讀書——親事不成那多看看書也是好的。
陶陶不出現,倒是呦呦,仗著年紀小,跟著懷宇他們在西屋蹭書看,說是看書,其實還是看譚麗娘給她找出來的畫冊,或者是跟著懷宇學幾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年很快過去,又是一年放榜時,家裡有考生的人家早早就翹首以盼,到縣城府城去探聽成績。
若是陳士梅還在,自己怕是也要……這個念頭才在譚麗娘腦海中冒出來就立刻被她壓回去,然後忍不住自嘲,都一年了難道還沒完全死心嗎?
“娘!”呦呦從被窩裡翻個身,看向已經下了炕的譚麗娘,將她的思緒召喚了回來。
“怎麼了?呦呦餓了嗎?”譚麗娘將裙子繫好走到炕邊上伸手摸了摸呦呦的臉。
這一年裡,呦呦長得很快,個子是高了不少,臉上依然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