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口,然後就立刻回了院裡,一邊走一邊把兒子緊抱在懷裡,一隻手還捂住他的耳朵。
因為掛完桃符後,大門口就要放鞭炮了,一千響的紅色鞭炮噼裡啪啦地炸開,在大門前鋪出一條紅色的地毯。鞭炮一響起來,府裡各處的春聯和掛錢都陸續貼了起來,還有手巧的婦人剪了大紅色的窗花貼上。
霎時間,整個院子都紅彤彤的,一派過年的吉祥景象。
除夕的第一餐吃的是年糕,寓意年年高。而嘉峪關本地的風俗是除夕和春節早上吃麵條,臊子面,寓意長壽。呦呦乾脆讓廚房準備了兩樣,想吃年糕的吃年糕,想吃麵條的吃麵條,若是京城來的人想試試臊子面,嘉峪關的想試試年糕,這樣也很好,互相嘗試一下對方的習俗嘛。
中午的時候自然是盛宴,然而蕭沐仁不在,主子只有呦呦和小和和兩個人,算上常安姑姑和丁香兩個人也還是四個人,繡娘杜十娘從來不肯與呦呦他們同食,幾乎整日都在自己的小院子裡研究花樣配色,想要發明出一種新的繡法。
呦呦請過她兩次,她不來後來就不再請了。人和人不同,有的人就喜歡人多熱鬧,有的人就喜歡自己獨處做事。呦呦更習慣於尊重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習慣。
中午照例是呦呦自己做幾道菜,雖然人不多,但是該有的還得有,雞鴨魚肉都是全的。常安姑姑也是第一次吃到呦呦做的菜,吃了之後連連點頭,難怪一向不吃外面進貢的食物的太皇太后都喜歡吃,味道確實棒。
而出席晚宴依然是吃餃子。餃子餡和了好多種,牛肉的羊肉的雞肉的,分別代表新一年牛氣沖天、喜氣洋洋、吉祥如意。
“另外包一些放了糖的,一會兒讓人去軍營給爺送去。”軍營裡都是吃大鍋飯,除夕夜就算是餃子恐怕也是包的大大的蒸餃子,有沒有肉都不知道,更何況是白糖。
除夕夜按照習俗是要守夜的,呦呦原本想著這算是到嘉峪關安定下來的第一個春節,又有了兒子,算是真正地有了自己的小家了,所以為了春節準備了很多事,尤其是除夕夜裡,怕守歲無聊,準備了好多項活動,可惜,最後都沒有用上。
呦呦自己拿了一副象棋坐在炕上玩著,又找了一套牙牌選了一張塞在小和和的手裡,讓他自己拿著玩。呦呦一邊自己和自己對弈,隔了一會兒就看一眼兒子。也不知道是被除夕春節的氣氛所感染,還是因為外頭煙花爆竹的聲音太響了,吵得慌,現在早就過了每日和和入睡的時候了,可是他依然玩的很高興,一點也沒有想要睡的意思。
“你還不睡嗎?”呦呦拿著帕子給兒子擦了擦流出嘴角的口水,俯下身用臉頰貼了貼他的臉頰,感覺到他臉是溫熱的,又摸了摸後背,覺得有點潮乎乎的,就把他身上蓋著的兩層薄被揭下來一層。
“啊呀,啊呀呀。”小和和手裡攥著牙牌揮舞著,似乎說“牙牌真好玩呀”。
呦呦摸摸兒子的臉,也同他“啊啊”了兩聲,然後彎腰把他抱起來在懷裡,伸手取了炕桌上的小銀勺和水杯,叫丫鬟倒了溫水過來,自己先嚐了一下,覺得溫度正好,才用小銀勺一點點蘸了餵給他,房間裡雖然放了水盆保證溼度,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很乾,過一段時間就要補充水分。
呦呦一邊給兒子喂水一邊拉倒,“我們和和今天一百天啦,過完除夕就是新一年了,和和就大了一歲了呢,是一歲的大孩子了,要聽話乖乖的,不要調皮搗蛋……”
“夫人。”
呦呦還沒說完,就被人給打斷了話頭,她回頭看了一眼,常安姑姑站在門口,立刻笑起來,“姑姑來了,快來坐。”說著往炕裡面挪了挪。
“夫人在同小少爺說話?”常安姑姑沒有在呦呦身邊坐下,而是坐在了她的對面,然後注意到她手裡握著的小銀勺和桌上的杯子,知道她這是在給孩子喂水,就微微點了點頭。
“我一個人沒意思,就抱著他瞎說幾句,”呦呦笑了笑,“姑姑這麼晚還沒休息?在這兒不是京城,不用特別守夜,您怎麼自在怎麼來好了。”
常安姑姑雖然不贊同,但是也領了呦呦的好意,“我是過來看看,聽說小少爺還沒睡,用不用我替你哄哄?”
“不用不用,他這是覺得好玩了。還有一個多時辰就到子時了,等吃了餃子就休息了。”呦呦說完突然恍悟了些什麼,又對常安姑姑說:“不過,姑姑您要是沒意思,咱們就把丁香和十娘叫來一起玩牌,這樣時光才好打發。”
常安姑姑其實是怕蕭沐仁不在家呦呦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有些難受,這才過來看一看陪一陪。見呦呦沒有那麼傷感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