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經也有中醫界的前輩說過爺爺用藥劑量大,太過孟浪。但是爺爺告訴她,自明代的醫藥界流傳的“古之一兩,今之一錢”的說法,數百年來已經成了定律。
中醫人習慣用輕劑量,固然可以保證四平八穩,但是卻沒了仲景學術的特色,在治療重症急症方面,也收效甚微,漸漸的才會有中醫只能治療慢病、緩病的說法。但實際上,中醫是能治大病重病的。
陳茵也正是抱著這樣的原則,才能在數次治療急症重症的時候,收到一劑知,二劑已的效果。
如今蛔蟲預防是以進行的非常順利,楊蓮韻教授的臉上十分的唏噓,當初她是沒有將這一病症放在心上的。但是她也沒有想到,發展到後期,蛔厥證對人體的傷害會有這麼大。
如果沒有中醫的手段,西醫對此也是沒有什麼有效治療手段的。
甚至,按照現有的醫療條件來說,確認病情都是一件有困難的事情。
第080章 回鄉
六月份的時候,秦建軍特意過來找了陳茵。
兩人當時是約在圖書館的,陳茵閃亮亮的大眼睛看著秦建軍,問道:“是不是有進展了?”
“技術沒有問題,但是材料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這也就導致了這款提純裝置的使用壽命很短。如果能夠將材料改善一下,將會大大縮短這臺裝置的使用壽命。”
秦建軍當時受到陳茵話裡的影響,對於倒是將這臺提純裝置設計的比後來的還有多處幾種功能。
不過這臺儀器只能用於物質提純,分析功能還不完備。不過,如今對於陳茵他們來說,有了這臺提純裝置,已經完全夠用了。
干擾素利用大腸桿菌作為載體,轉基因技術的成功,讓其能夠大量製備。但是在提純方面,還是用以前的老方法,這樣一來,效率就十分低下。
不過,對於提純裝置的研究,查理一行人是很有信心的。
他們對於裝置的研究在全世界,都是一貫領先的。更別說,跟華國相比了。所以他們壓根兒一點兒都不擔心,華國會領先他們一步,研究出提純裝置。
但是這些人也想不到,華國有兩個人開了掛啊。
有星際系統在身的陳茵提供技術思路,有理工科達人秦建軍動手實驗,人家不但先他們一步將提純裝置研究出來了,裝置還先進許多。
陳茵對於現在的進展已經很滿意了,她笑著說道:“已經很好了。”
如今他們的生物學醫學實驗室已經十分完備,陳茵覺得或許他們學校跟隔壁的生化物理學專業應該有個合作。像是各種色譜、生物大分子等分析儀,現在就開始提供思路,應該是能夠得到很好的研究發展的。
她自己雖然是搞中醫出身的,但是也不能否認西醫的培養更容易,而且在可以越來越發展的現代社會,西醫確實更適用。
但是如果想要促進西醫的發展,各種輔助診斷儀器就需要儘快的發展起來。
像是各種造影、影像分析儀器,血液分析儀等等,只要這些技術發展起來了,西醫就能夠得到迅速的發展。不過現在,裝置不完善,醫藥發展的也並不樂觀,很多疾病西醫就束手無策。
陳茵將這個想法跟秦建軍提了提,秦建軍點點頭說道:“我回去跟教授說一下,實際上我在這邊的一個月時間,也研究了一下他們帶來的儀器,也有了一點收穫,目前正在跟生化學院的人接觸呢。”
兩個人聊了一下,就到了吃飯的點,索性就約著一起去了食堂。
食堂裡面,球藻餅也還在食堂的視窗供應,不過看最近的天氣,各地乾旱地區都已經好了許多。陳茵咬了一口球藻餅,心裡卻是重重的鬆了一口氣的。
秦建軍卻像是開啟了話匣子,咬著球藻餅看著陳茵說道:“你的球藻培殖技術和種子定向培育技術,救活了無數的人,真了不起。”
陳茵愣了愣,他們兩個人一起的時候,聊天的話題都是圍繞在各種技術層面上的,如今冷不丁說起了這樣的話題,陳茵確實有些不太適應。
“我其實沒有做什麼,主要還是前輩先人的功勞。”
秦建軍笑了笑,“那你也很了不起。”
陳茵搖搖頭,當時那樣的情況,不論是誰看到了,但凡是能有法子可想的,都會拼了命的去努力想辦法的。
“對了,我看你對物理方面也有一點研究,有些想法真的比我們這些專業搞這個的還要超前。或許,你應該來我們學校旁聽幾節課,說不定,你會更有想法也不一定。”
陳茵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