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都到了這個時候,陳世根還護著曹玉琴那個女人,陳向東努力壓下自己的暴脾氣,拼命的告訴自己他現在是個病人,自己不該跟他計較。
“我們去醫院,現在就去。我這許多年每年寄回來的錢,雖然不算多可也絕對不少了,怎麼到了現在,連給你看病的錢都沒有?”
陳世根羞愧的低下頭,陳向東一下就明白過來,“你拿著錢貼補陳向南了?你病成這樣,那小子呢?現在在哪兒?”
陳世根搖搖頭,眼眶有淚,眼中亦是悔恨不已。
他如何不知道村裡人背後都是怎麼說他的呢?他們都說他活該,偏信一個後媽的話,讓長子跟自己離了心,在那樣動盪炮火連天的年歲裡,逼得長子離家出走,生死不知。只剩下一個小兒子在身邊,偏偏他因為孩子媽,也對小兒子嬌慣著,養的小兒子整天好吃懶做無所事事,是塘壩村出了名的二流子。
他如今也悔不當初,整天盼著大兒子能夠回來看看他,如果可以的話,能夠原諒他。
大兒子的親媽在挺著大肚子的時候,被炮火聲驚到,生產的時候難產,之後也沒調理好,不過一年就丟下他們去了。在大兒子八歲的時候,他娶了比自己小十多歲的曹玉琴,曹玉琴對兒子關心對他溫柔,家裡家外都操持的很好,他是真的覺得能娶到這樣的媳婦,是他的榮幸。
後來曹玉琴生下小兒子,長子跟曹玉琴之間就有了矛盾,只是曹玉琴每每都是含著淚委屈堅強的說:“不怪他,他自小沒有親媽,現在我又要有自己親生的孩子,向東心裡不舒服也是應該的,沒事的。”
就是這樣的話聽多了,漸漸地不管向東和曹玉琴以及向南之間有什麼矛盾,他總是先責怪向東。在向東十五歲那邊,向南在廚房摔倒了,旁邊還有一個裝著兔子肉的海碗,曹玉琴正失望的訓斥向東:“你怎麼能在弟弟幫忙幹活兒的時候推他呢?向東,你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他當時就什麼也沒有問,不管不顧的認為曹玉琴說的都是真的,也因此第一次出手打了向東。
其實現在想想,那天的事情漏洞百出,都是偏聽偏信才導致父子失和。
當初也不是沒有鄰居親戚前來勸過他,劉菊芬當時就曾指著他的鼻子罵過他,“你真是還沒老就糊塗了,人人都說有了後媽就有後爹,這話果真是一點不假!你若是再這樣下去,向東那孩子遲早要不認你。”
果然,那一年陳向東只收了兩件衣服,就悄悄地跟著部隊走了。
剛開始他也確實想念過向東,可隨著向南長時間在他面前討巧賣乖,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就跟著曹玉琴一起將向南慣成了現在這個德行。
悔之晚矣。
人人都說這是他為父不慈的報應。
如今,他還能在向東眼中看到對他的關心,就已經不再奢求什麼了。
“醫院去過了,說是我胃上生了石頭,要開膛破腹將石頭取出來,費用高昂還很危險,我不想再去了。”
陳向東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嚴重的病,在大部分人眼中,需要開刀的那都是大病,而且現在很多人都是畏懼手術的,陳世根不想去醫院,倒也能夠理解。
陳向東在家兩日,眼看著陳世根一吃東西就吐,脹痛難以忍受,終究還是看不下去。
回來的這兩天,陳向東也聽說了陳叔的女兒繼承了她爹的醫術,出手三次皆是藥到病除,陳向東原也不信十三歲的丫頭片子能有什麼好的醫術,可是村人左鄰右舍傳的有鼻子有眼的,他終究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人送到了衛生站。
陳向東琢磨著,能被一個生產隊的人傳醫術好,不管咋樣手上都應該有點真本事才是。
可是當他看到面前這個扎著兩條辮子,臉上稚氣未脫的小丫頭時,還是忍不住自嘲了一下。中醫比西醫難培養的多,他怎麼會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頭能有多麼傳神的醫術呢?
果然是病急亂投醫了。
陳茵觀察了一下陳世根的氣色,而後一邊把脈一邊詢問道:“是不是一吃東西就會嘔吐?伴隨著胃脘脹痛,其痛如絞?”
陳向東前一刻還在懷疑陳茵的醫術,這會兒眼睛已經亮了起來,陳世根也點點頭,輕聲說道:“是。”
雖然也還只是短短的一個字的回應,可陳茵卻能夠感覺到陳世根這個老漢身上的孤獨之氣散去了不少。她瞥了陳向東一眼,難道是因為兒子回來了?
她心中剛想著這兒子也是不孝的很,竟然讓老父親孤獨成那麼個可憐模樣,忽的就想起那日她媽說的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