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發病,都不是巧合呢。”
老嬤嬤大驚:“太后的意思是,皇后娘娘當時沒有發病,與玄微小道長有關?”
在宮中幾十年,早已修煉得沉穩精明的老嬤嬤一臉難以置信:“可玄微小道長沒有做什麼啊。”
“不,她做了。”太后往後仰,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回憶起當時情形來。
皇后驚叫之後,她拍了皇后的肩。
“便是如此,那,那也不可能讓皇后延緩發病啊?”老嬤嬤很難接受這種離奇的事。
瘋傻之人不能以常理看待,往往是不發病則已,一發病就會越演越烈。難以收場。哪有人隨手一拍,就能止住發病之勢呢?
老嬤嬤連連搖頭,太后則長嘆一聲,語氣唏噓:“玄微小道長是國師的弟子。那些神仙中人,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說到這裡,語氣低落下去:“就算如此,國師卻說治不好皇后的病啊。”
太后眼角已是溼了。老嬤嬤安慰道:“太后。您別難受了,人各有命,就算是神仙。亦不是無所不能的。”
當時跟著太后去見國師的不是她,老嬤嬤並不知道太后見到國師後的具體情形。
太后亦無心多說,只喃喃道:“心病還需心藥醫,國師這話是何意呢?皇上與皇后已是如此情形。難不成還要讓皇上對皇后親口道歉?”
只想一想,太后就知道這是絕不可能的。當年發生了那樣的事,哪怕她是相信皇后的,可人證物證俱全,堂堂天子又怎麼會相信?
如果按當時皇后的罪名來算。能保住皇后名分幽禁關雎殿已是皇上留情了。
皇后啊,你要的是皇上的信任與道歉麼?否則藥石無醫、心病難除?
“太后?”
太后回神,擺擺手:“罷了。多想無益。喬嬤嬤,你把哀家早年戴的首飾拿出幾樣。派人送到玄清觀去,就說是哀家賞給玄微道長,謝她用心招待的。”
“是。”喬嬤嬤遲疑了一下,問道,“那……要不要老奴趁機試探一番,看玄微道長是否看出什麼來?”
太后搖頭:“不必了,那孩子是個大智若愚的,就算是看出什麼來,亦不會胡亂說出去。若是純屬巧合,哀家亦領她這份情。”
說到這裡,太后蹙眉:“對了,玄微道長是不是衛國公府韓明珠的女兒?”
“正是。”
太后神色就更落寞幾分:“當年,皇后與韓明珠交好,哀家亦喜歡韓明珠的爽快單純,還曾開玩笑說,若是她們以後分別生了兒女,就結為一家,才不枉這麼要好呢。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韓氏最小的女兒都成年了,皇后卻……”
寢宮光線漸漸暗淡下來,就如靜默下來的太后,雖然看著雍容依舊,卻早沒了最盛時的朝氣。
懷仁伯府,孟老夫人朝氣不再,脾氣卻越發大了,把一隻茶蠱隨手往董姨娘身上擲去。
董姨娘不敢躲,那茶蠱正砸在她額上,當即就鮮血直流。
“老夫人息怒,都是兒媳不周到。兒媳這就派人去找彤兒。”董姨娘不敢用帕子按住傷口,立刻跪下來賠罪。
孟老夫人手指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臉色陰沉:“董氏,你給我說說,彤兒不是出門買胭脂嗎,好好的人,怎麼會不見了?”
董姨娘被問得啞口無言,連額角的傷口都覺不出疼了。
孟老夫人越發氣惱:“我早就說了,正是替太子選太子妃的時候,這個當口不能出一點差池。你偏偏不經心,竟許了彤兒一個人出門。現在好了,人在哪裡?”
孟老夫人一聲冷笑,盯著董姨娘的目光如毒蛇一般:“董氏,我可警告你,彤兒若是出了什麼事,你且好好想想後果吧。”
董姨娘臉色煞白,襯著直流而下把脂粉衝開的鮮血,瞧著就如厲鬼一般,垂下頭道:“兒媳明白了,兒媳這就多叫些人去找彤兒。”
出了念松堂,董姨娘虛脫般靠在牆壁上,喃喃道:“彤兒,你到底在哪兒?你可知道,孃的身家性命甚至你弟弟們的前途,可都系在你身上了。”
讓懷仁伯府找得雞飛狗跳的程彤,卻躲在謝府外許久了。
終於,她等到了那個身影。
從背影看,那人有幾分像二哥,可她還是一眼就區分出來。
程彤忍不住嘴角一揚,抬腳往前邁了一步,隨後迅速收回,雙手抓著牆角,瞧得目不轉睛。
那人步伐從容,由外面而來向著門口走去,直到背影完全消失,程彤依然沒有再往前邁出一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