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的說著情話。“並非不是不去找你……”
李清珮幾乎扛不住趙璟的痴纏,更何況她自己也想的厲害……,正在這時候,突然間聽到外面傳來重重的咳嗽聲,趙璟臉色一沉,深吸了好幾口氣,這才穩住心神,親自動手給李清珮整了整衣衫,這才說道,“何事?”
外面傳來王管事的聲音,道,“王爺,太子殿下說一會兒找您,有事相商。”
果然過來一會兒,太子就蔫蔫的走了進來,進來見到屋內只有兩個人,頗有些詫異,但是見李清珮很是全神貫注的執筆,想著是司正的人,應該是給睿王擬旨,收了心思,徑自朝著睿王而去。
“叔爺爺,父皇這幾日昏睡的越來越多了。”說道這裡忍不住落下淚來,哽咽的說道,“李御醫說恐怕也就是這兩天了。”
又道,“這次真的……,李御醫新開的藥也不起作用了。”
“其實原本就說,那方子乃虎狼之藥,極為兇猛,治不好父皇,只是讓父皇多在人間逗留幾天而已。”
太子說道後面,幾乎是已經是沒有聲音,這一刻他不是什麼大趙的太子,不過就是即將失去父親的孩子,痛苦而難耐。
趙璟其實並不贊同用那個方子,他覺得皇帝如今這破敗的身子,強行挽留,只有痛苦,還不如就那般乾脆的走了,也是個解脫……,但是對於太子等人來說,哪怕多活一天也是好的。
當然這不是他說不傷心,只是因為旁觀者,更為理性的看待而已,見太子哭的這般傷心,也跟著落下淚來,卻還是強撐著安慰了許久。
最後談到後事,太子說道,“叔爺爺,我想親自寫訃告。”
趙璟聽了,對著李清珮說道,“你去把陛下的起居注拿來。”又對王管事說道,“你領著李大人過去吧。”
李清珮趕忙起身,跟著王管事一同出來,原本皇帝的起居注是史記單獨保管在文史館的,且不會給皇帝過目,只是後來不知道由哪個皇帝起了頭,就壞了規矩,雖然也是起居注,但其實都是按照皇帝的意願,只寫好的,不寫壞的,如果但看起居注,每一個皇帝都是賢明的君主了。
不過想要寫訃告,肯定是要把一些事情記錄出來的,所以需要起居注。
李清珮跟著到了文史館,等著進去,那內侍卻是問她,要哪一年的……,李清珮這才知道,起居注從每日吃什麼,住什麼開始,事無鉅細的描寫,皇帝十一年的當政,幾乎好幾車的起居注了。
她一時有些傻眼,那人不耐煩的說道,“你去問問清楚再來吧。”
王管事皺眉,罵道,“這是太子殿下吩咐的,你還要耍什麼滑頭?”
作者有話要說: 沒寫完。。我先發,一會兒就補完。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那內侍卻是傲慢的說道; “又不是不給; 少拿太子殿下來壓人。“又指了指東邊的櫃子,道,“精簡版的起居注在那邊的櫃子裡; 自己去拿!”說完就靠在椅背上; 閉上眼睛,一副不願意搭理的樣子; 王管事很是有些生氣,正要說話卻是被李清珮攔住,她已經是見識過宮人的傲慢,完成差事要緊,實是沒工夫吵架。
兩個人一同來到了東邊的櫃子下,李清珮很快就看到放的整整齊齊的五本精簡版起居注,李清珮拿起,結果看到最下面放到的竟然是先帝孝宗皇帝的起居注; 書鼓鼓的; 頗有些奇怪,她開啟看了下,看到一頁夾著畫著蘭花水墨畫的書籤; 那書籤沒有被放平,這才鼓出一大截來。
等著把書籤拿開; 李清珮也有些好奇,是什麼內容,一定要史官特意拿著書籤標記; 順手瞧了一眼,看到有一段內容用硃筆劃了線,寫的是天順七年春,孝宗皇帝病危,連著三日昏迷不醒,太子趙健,就是如今的皇帝在旁侍疾,並代為處理了政務。
倒也沒什麼新奇的內容。
李清珮滿心思都在皇帝的起居注上,到沒有在意,用錦緞包好了書,來到那內侍跟前,寫好了借條,這才出了門。
太子看到起居注,很是傷感,一邊翻著一邊和趙璟說起皇帝這些年的作為來,說幾句就哽咽下,趙璟也少不得跟著一起嘆氣,想著皇帝到底也是努力過,只是想起如今敗壞的朝政,連一個小小的江匪都敢劫持官糧……,就有些茫然,當初孝宗皇帝想讓他繼承大統,是不是應該接受?
如果是那樣,皇帝雖然會有些埋怨,但不會被國事拖累,還能多活一些日子,朝政也不會變成如今……,連個賑災的糧食都拿不出來。
不過這些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