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火堆漸漸小了開始熄滅,時間也確實不早了,歌聲漸漸歇下,有不服氣的約定來日再戰。大家說說笑笑收拾東西開始往村裡走去,各自回家了。
李明錦幾個玩了一晚上,快樂並累著,身上也沾了不少灰,回到家裡院子裡的時候,已經亥時,家裡的達人們都已經睡下了,家裡靜悄悄的,兄弟姐妹幾個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都放輕了動作,匆匆洗漱一番,就都去歇息了。
李明錦躺在床上,伸個懶腰,感覺真是舒坦,好久沒這麼放鬆了,想著明個兒還要回書院呢,放空腦袋,一會兒就睡了過去。
☆、第29章
自晉朝昭元元年,昭元帝設科取士,三年一次,正式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院試實際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者錄取為生員即秀才。
因著明年四月要參加縣考,所以今年要去常懷縣衙禮房登記報名,九月初,李明錦和堂弟李明輝跟著不少同窗一起去了常懷縣衙,在禮房衙役那裡仔細報備姓名籍貫,年歲,三代的履歷,同時要有本縣的秀才作保,作保李明錦幾個的當然是蘇秀才了。蘇秀才的本意是讓李明錦和李明輝跟著一起來試試,見識一下考試,實際上每科那麼多考生,又有多少能錄取呢。
今年南山書院去報名縣考的學子的大概有三十多號人,報完名之後,學子們回到書院,就開始勤奮的溫書,書院裡邊一時之間氣氛都凝重了許多。蘇秀才也越來越忙了,學生問的問題越來越多,雖然累了一點,不過心情卻是不錯的。院長也來給要縣考的學子們講了幾次課,主要是往年考試的側重,在古代,科舉是社會流動的最好途徑,由不得不重視。李明錦認真的聽著,想著就是所謂的考試之前劃重點了,老師有經驗了,定是要聽的!
整個書院裡邊兒的學子們,挑燈夜戰已經是常事兒了,李明錦也被這種氛圍弄的很緊張,不由自主的靜下心來,開始複習功課。李明輝一向是跟著哥哥走的,對於弟弟的懂事,李明錦心裡很是欣慰。明秀年紀小點,這次院試蘇秀才建議他先不去等下科,倒是心態很平和,按部就班的學習著。
昭元九年四月初三,河西村李家,王氏等人一大早就起來了,將兩個孫子的行李都打點好了,此次去常懷那邊參加縣考,老二那邊已經準備好住處,讓孫子去落腳。相比較一家人緊張又憂心忡忡的樣子,李明錦反而不那麼緊張了,大概就是那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態了。
吃完早飯,李明錦和李明輝二人檢查了一下要帶的行李,確認一下是否沒有遺漏,老頭子站在一邊看著皺著眉頭,一張臉上盡是嚴肅的表情,終於在看到兩個孫子拎起行李,背起書箱準備往外走,終於忍不住囑咐道:
“盡力就成,你們還小,不打緊……”
“是啊,是啊,錦兒輝兒啊,沒事的啊,考不好也沒關係,別多想啊……”王氏聽到老伴兒的話,連忙點頭附和
“是啊……”
……
李明錦看著家裡幾個大人們緊張的樣子,有點無奈,壓力肯定有的,不過事到臨頭,緊張也無用,放平心態吧。笑著溫聲安慰著家裡幾個緊張兮兮的大人:
“爺爺,奶奶,娘,好啦……我都省的,你們放心吧,不要擔心啦!我們走啦……”
“爺奶,娘,嬸,那我們走啦。”明輝打了一聲招呼,跟著哥哥後面走出了家裡,今天要先去書院集合,和其他人一起去常懷。
看著李明錦和李明輝的身影越來越遠,王氏不放心的跑上去喊道:“記得去找你二叔他們知道了吧?”
“知道啦,奶,放心啦,走啦……”待孫子的聲音漸遠,王氏這才轉身回家了。
李明錦二人來到書院的時候,門口聚集了很多人,一些人是來為學子送行的。待看到門口張浩,楊成幾個焦急的翹首張望樣子的時候,心裡有點感動,快步走了過去。
“小錦,怎麼才來啊!就等你啦……遲了可就糟了!”張浩擔心抱怨的叫道,好在好友來了,神情放鬆了下來。
“抱歉……”知道好友是擔心自己,李明錦有點赧然,誰知道大家來的都這麼早啊。
“好了……好了……走吧,院長有話說呢!”一邊的楊成打著圓場。
又等了一刻鐘,學子們都到齊了,章院長對學子們說了一些考試注意的事項,又說了一番激勵的話,就讓大家趕時間上路了。南山鎮距離常懷要走三個時辰,一行人巳時從南山出發,未時才到了常懷縣城。因著整個常懷縣來縣考的學子這幾日都陸陸續續進城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