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張浩和範康澤這些日子,就五原鎮附近能去的點都去了個遍,眼下就一直窩在一個客棧裡溫書,等到李明錦來了之後,三人收拾了一番,準備去往齊州。
“哈哈,小錦,你也成了一個香餑餑啦……”張浩手自聽著李明錦說了那番遭遇之後,捂著肚子笑的身子打顫,“不行了,不行了,笑的我肚子疼……”
嘶了一聲又故作正經的打量起對方,轉頭對範康澤說道:“唉,別說啊,打量著咱小錦也是一個玉樹臨風的風流才子,不奇怪,不奇怪……哈哈……”
範康澤聽了也一直笑著,李明錦看著二人那般幸災樂禍的樣子,心裡鬱結,真是交友不慎!
其實黃春嬌那件事兒李明錦當天醉的睡的很死,根本不知道,還是堂兄李明林告訴自己的,表兄妹結親,李明錦想想就打冷顫,雖然古代很正常,但是近親結婚,自己是接受不了,萬一要是生個小孩有缺陷啥的……更何況自己心中的理想妻子人選……
看著李明錦神情飄忽,明顯神遊的樣子,範康澤突然推了一下對方打趣道:“唉,是不是思春了啊?說說,看上哪家小娘子了?”
“小錦,有心上人啦?我怎麼不知道啊?”張浩大叫。
“什麼啊?亂說什麼啊……”李明錦白了一眼二人嘴硬道,可惜臉卻紅了,張浩和範康澤見狀,更是調笑道:“臉紅了!臉紅了!哈哈……”
“你們……”
三個少年書生,一路上說說笑笑,前面的路還很長。
☆、第42章
在外面遊學的李明錦,絲毫不知道河西村的家人,為了他的親事挑花了眼,操碎了心。
男子十六歲確實到了說親的年紀,王氏一提出來,老爺子就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都沒有意見,王氏將孫子要說親的事放了出去,一時間往李家來的媒婆快要踏平李家的大門檻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根本不需要去請媒婆,只要話一出口,媒婆上趕著來。西河村有些人家也是有想法的,不過也只能想想。
媒婆說的人家大部分是一些秀才的女兒,或者稍富裕的農戶家的女兒,真正的鄉紳家的閨女也有還是較少。為何呢,實在是李家雖然在河西村是個富戶,但在整個南山鎮來看,卻也不顯。鎮上有兩個鋪子,這樣的人家在南山也不少,李明錦雖是秀才,但是前途並未可知。
王氏聽著媒婆說著的這些人家,回頭就讓兒子去打聽去了。雖說李家也是農戶出身,但對於長孫媳婦,王氏私心裡還是想找個能和長孫相配的人家,小王氏心裡倒是無所謂,只是要是娶個身份高點的媳婦,怕不好相處。
王氏和小王氏兩個挑花了眼,一時拿不定主意。雖然自古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底是孫子自己的婚事,本想著知會一聲李明錦。可惜現下孫子在外遊歷,書信延時,王氏心裡一直在糾結著。
前前後後兩三個月,這事兒一直拖著沒定。快到年關,李明輝和李明秀休學回家來了。蘇秀才,去年秋闈榜上有名,已經是舉人老爺了,當時南山書院轟動了一下,李家還送去了賀禮。
晉朝舉人是可以補授官職的,不過蘇舉人依然留在了南山書院當夫子。李明輝和李明秀依然在其門下學習。此次李明輝和李明秀回家還帶回了夫子的一封書信。
老爺子看了信之後,將信給了大兒子李繼旺。
“爹,蘇舉人這是……”
“夫子肯定是好意,也是看中明錦,這是這門親事門第比咱們家高,你怎麼看?”蘇夫子保媒的是自己同窗,今年一起中的舉人。這個舉人姓潘,今年三十七歲,家中有兩兒兩女,長子已成家,長女今年十六歲正是說親的年紀。
“爹……蘇夫子既然願意保媒,說明對方應該不會嫌棄咱家,只是怕小錦會心裡介意。”自家兒子自己還是瞭解的,平時看著很溫和,但心性強,要是媳婦身份高,到時候端著架子,日子過的反而不美。
老爺子皺了皺眉,後又告知了王氏和小王氏,想問問她們的意見。王氏聽了老頭子的話,心裡是願意的,直說:“既然是夫子的好意,咱家也不好直接推拒吧,再說,具體怎麼樣,也可先去夫子家裡詢問一下。”
“娘,只是……”小王氏話未說完,王氏就打斷道:“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但是眼下媒婆來說的人家比較起來,夫子保媒的是最好的,雖然眼下家裡門第是沒對方高,只要明錦以後爭氣,這都不是問題。”王氏可是一直很看好長孫的,雖然對方是舉人家的閨女,卻也並不覺得高攀不上。
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