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4 頁)
李明錦也很是奇怪父母為何沒有為胞弟直接定親,想當初包括自己在內的弟妹們都是家中定的,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有明秀的一直沒定下,家中也並沒有勉強。
李明秀不知道長兄心中所想,單純就是覺得對婚姻之事毫無嚮往。
縣學的事情既然有了頭緒,李明錦說做就做不再耽擱,先是縣衙出錢,修葺了一部分原先縣學的危房,整理出了一些教室。教室有了,夫子也有了,這樣就可以先招收一部分學生了,其餘的屋子就等資金豐足了,再啟動修葺。
六月初三,縣衙門口的告示一出來,立馬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李明錦看著門口人頭攢動的情形,心中湧起了一股踏實。
門口之所以這般熱鬧,實在是因為如今這尹川的縣衙的一舉一動,百姓們都非常的關注。因為從這幾個月處事風格上看,尹川治下的百姓也發現了這位大老爺,和原先的周大人完全不是一樣的人。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街區上原先明面上收保護費的衙役們再也沒主動要過錢,當然若是你主動給,人家也不會推讓,但確實不會主動索取,再是街上原先的地痞流氓像是一夜之間不見了蹤跡,這讓不少貧苦人家的小攤點終於能舒口氣吃掙幾文錢了。
再有就是尹川各地的田畝登記丈量,李明錦乘著唐宋周的覆滅,藉機收回了不少被侵吞流失的土地,也讓不少因著各種原因失去田地的人家收回了土地,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光是這一條,就是的李明錦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不少人的愛戴。
再加上李明錦一上任就開始平凡冤案,判案公明,尹川不少人都稱呼他為青天大老爺。總之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這讓原先對李明錦持觀望懷疑態度的人們,漸漸對李大人一舉一動開始期盼,因為他們私心裡覺得這位李大人做的事情給他們帶來了好處和希望。
告示一出,縣城中的人們就開始爭相傳送,因著有徐縣丞這位進士和李明秀這位秀才暫當夫子授課,有心的人開始蠢蠢欲動了。尹川現在沒什麼出名的書院,大多數是一些秀才夫子在家中開個私塾教學,可這哪有進士老爺的名頭好聽啊。
於是告示一出的第一天就有陸陸續續的人家將孩子送來,最先上門的倒是趙田兩家,趙員外和田老爺將家中的幾個孫子送來了,趙天田兩家其實都專門請了夫子在家中教授孩子課業的,可這縣學到底不一樣,首先學習氛圍不一樣,其次今時的同窗,也是未來的人脈吶。
若是李明錦知道他們心中所想,必定要豎起大拇指讚一聲:果真是商人,眼光毒辣!縣學的招生規模肯定是相當大的,這些人中以後不乏佼佼者,即使不能人人都能科舉中舉出仕光耀門楣,但是多積累一點人脈總是沒有壞處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給縣令大人賣個面子討個好的意思,趙家出了二百兩銀子,田家出了五百兩銀子,這對於正是缺錢的李明錦來說,真真是及時雨。對於這兩家的識時務和有遠見,李明錦很滿意,和聰明人做事就是舒坦。
考慮到資訊傳播需要時間,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出門靠走,喊人靠吼,要想一個訊息傳遍縣內,還是需要一個時間段的,於是李明錦決定報名時間為一個月。
招夫子的事情也在同步進行,如果學生多了,夫子不夠那也不成,再有如今手中銀錢充足,還需要找人修葺剩餘的破舊的教室,到時候即使學生多了,縣學也能容納得下。想著還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去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李明錦覺得剛剛還有點滿足的心思立馬沒了,路還很長啊。
☆、第82章
縣學招收師生的事情,是這段時間尹川人掛在口頭上久不停歇的話題,上到白頭老翁,下到稚齡童子,都能脫出說上兩句。
“娘,我進去了……”嶽貴生抬頭抿嘴看著才三十歲看著卻像四十歲般蒼老的孃親,當日孃親帶著他去縣衙告狀才拿回了田產,可是回到村裡之後,大家卻對他們母子二人指指點點,慢慢的無意之中開始疏遠他們,年幼的他不知道尚不能理解為何明明不是他們的錯,為何最後別人卻來指責他們。
嶽江氏看著懂事的兒子,淡淡的咧嘴笑了笑,“去吧。”家中沒有成年男子頂著,族人又排斥他們母子,嶽江氏見村中無母子二人的容身之地,索性將田地賣了出去,在縣城裡邊租了兩間屋子,平日裡就去幫人家縫補漿洗,不時再去街上擺個小攤點賣點繡品。即使掙不到錢勉強餬口,但是卻比村裡自在。
嶽長秀還在世的時候,嶽貴生也曾讀過兩年書,只是在嶽長秀去世之後,家中無銀錢才停學回了家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