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齊地面色一變,華苓的話太刺耳了。
衛羿卻在此時道:“阿九說得是。我等邊地軍隊極依賴於中原腹地輸送之糧米、軍械、冬衣等物。賑災諸事不可拖延,江南不可亂。有此開源之道,爾等遲疑不決,無非膽小怕事。”
得了,衛家五郎也是個講話全不拐彎的。
衛弼公一系已經基本都被說服了,華苓指出的困境正是困擾邊境軍隊最深的問題。如果中原不能有足夠的物資供應,他們難道能像關外那些個牧民那般,以劫掠養軍?不可能的。
華苓朝衛羿彎彎眼睛。二三十號人拿種種凌厲的眼光瞪著她的感覺並不是很舒服,但有丞公爹在,他們也不能對她做什麼。再者她也有自信,她所提出的這些建議並非信口開河。
即使她心裡早想到了,為了讓這些動作順利進行,這些人最終很可能會將她的建議改頭換面,不再署她的名,又或者將大郎的名字提前之類。無所謂了,著作權、名譽權什麼的,這年頭連這概念都沒有,她只想看到這個國度好好發育下去。
朱輔公拊掌笑道:“罷了,我是同意謝九所言。如今素可泰國運河方才開挖小半,為令諸多土著勞工持續挖掘,之前從諸小國蒐購的糧食卻是不能大動,必須日日供給。我等海軍如今糧草也幾可自足,以我所想,動一動兵,也好過兒郎們光吃不幹活。”
王磐道:“我也同意。如今我朝軍備完善,也不必即時控制所有小國,只從小片地域開始,設州城治理,教授耕作技術,先將一年三熟之稻穀推廣,解我等燃眉之急為上。”
王相公緩緩頷首,與謝丞公互看一眼,便都是頷首,道:“如此,便行此議罷。”
華苓展顏而笑。她知道她能做的就到這裡了,下面具體如何執行,就要等這些人密切討論之後再去做了。
這份奏章署著華苓的名字,但在其後,丞公等人在朝廷上下徵派往東南海域去負責教化民眾的官員時,到底已經沒有了她的絲毫痕跡。只有不久之後,弼公、相公、輔公幾位都給她送來了一份極其豐厚的贈禮,獎賞她在一份奏章當中幫朝廷指出的一條明路,加起來足有兩份嫁妝錢。
謝丞公只問華苓想要什麼獎賞,華苓便笑道:“我想要可以隨意出外,爹爹,可以麼?”她又不缺錢,不缺人,什麼都不缺,也就只有‘自由’這一項,是如今能打動她的東西了。
謝丞公便同意了,只道:“出外也並非不可,只是為求安全,你需帶上侍衛僕婢。”
“女兒知道了,多謝爹爹。”華苓很開心,然後她很快成為了一張門卡,時不時的就會被娘子們央求著帶出門去逛一逛……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是作者的生日啦 明天更一萬慶祝一下! 不過更新時間……大概要在明天下午之後!
☆、第137章 晏河生子
137
晏河大長公主的府邸修得富麗堂皇;小小一個偏廳中也是雕樑畫棟;擺設裝飾樣樣美輪美奐。
“太后殿下命奴婢轉告公主:這孩兒公主願生也就生了罷。但是公主不能再胡鬧下去了,來年公主便將嫁陰二郎,洛陽陰氏不會容許一個來歷不明的小郎君進家門。”
“公主雖然生為天潢貴胄,但也沒有任意妄為的道理,凡事不可太出格;否則;叫皇家的臉面望那裡擺?”
“陰家二郎芝蘭玉樹;年輕有為;為人坦蕩;正是謙謙君子。如今方才二十五歲;便已是五品殿中丞;前途無量。又早對公主心儀有加;誠願迎公主為妻,如此良配,公主怎能視而不見?”
“太后殿下還說:若是公主不懂惜福,硬要惹母后傷懷、令皇家臉面盡失,莫怪母后也不再容情。”
“公主殿下,奴婢言盡於此。”
陰太后派來的老嬤嬤朝晏河福身行禮,一張皺紋縱橫的老臉透著股子極有底氣的傲氣。
晏河緊緊握住了扶手,面上漸漸浮出一絲諷刺的笑。她陰冷地盯著那老嬤嬤,慢慢道:“我就是要生我的孩兒,我就是要養它。我就是這麼說了,我人就擺在這裡了,母后想要如何對待我?將我的孩兒掐死?還是毒死?我就是不願嫁,她要命人將我綁了嫁出去?母后這樣做,還把我看作她的女兒嗎?我的孩兒就是她的外孫,她是不是也不認?”
老嬤嬤板著臉說:“還請公主慎言。太后殿下也是心疼趙駙馬逝了以後,公主一人孤零零身在宮外,竟是無依無靠的,這才細心打算了,為公主挑選了陰二郎君,陰二郎君出身高貴,玉樹臨風,十全十美,又對公主衷情一片,家中又未有長子,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