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糙點,他在西北的時候還住不到這麼好的宅子呢。
這件事宣揚出去實在有點不太好聽。安郡王在西北住在哪裡?當然是定北侯府了。而統率西北軍的定北侯府宅子還不如這偷工減料的郡王府,那西北軍是個什麼情況就更不必說了。
安郡王這話一說出來,南華郡主的郡馬先傷感起來。眾所周知,江家也是軍功起家,江郡馬的父親是在西北戰場上受傷去世的,江郡馬本人還在西北軍中呆了好幾年,自是免不了有感情的。安郡王捐銀子,江郡馬也跟著要捐。不過江郡馬本人並沒有多少家財,真要是比著安郡王捐的這筆修宅子的銀子,恐怕就要過窮日子了。
雖說尚了郡主,但江郡馬並不肯用南華郡主的陪嫁銀錢,南華郡主這些年都拗不過他,又怎麼捨得他過苦日子,索性想出了個辦法——舉辦一場賞花宴,將江郡馬多年來培植的一些名貴花卉拍賣出去,所得的銀子捐給西北軍。
這訊息一傳出來,皇帝首先稱讚南華郡主能體國之難,不讓鬚眉,並且立刻捐出宮裡幾株名貴花木來參加拍賣。皇帝都發了話,還有誰不捧場?賞花宴還沒開始呢,請帖已經成了人人求之不得的東西了。
不但如此,皇帝還將查抄的兩名大太監的家產也拿出來充了軍費。且因這些日子太后身子不適,還指示此宴會上拍賣的宮中花木中最名貴的一株,賣得的銀錢要拿來在興教寺裡為太后祈福。
這事兒其實有點不倫不類,因為捐軍費的賞花宴又弄出給太后祈福來,實在有點亂入的感覺,不過,在閣老府中的一場秘密聚會,卻因皇帝這個奇怪的舉動,比較平和地收了場。過了幾日,於閣老夫人入宮探望太后,又與太后密談了幾句話。
這兩次密談的內容外人無從得知,但在坊間流傳的說法或許能讓人推想一二:西北軍民貧苦,皇帝身邊的太監卻如此貪腐,實在讓皇帝沒臉,為了收買人心,更不願安郡王專美於前,才支援南華郡主舉辦賞花會,否則,又怎麼會還要在這樣的事裡拍出銀子來給太后祈福呢?誰不知道,宮裡花木才能賣出最多的銀子呢。
在賞花會開辦前三天,桃華跟著小於氏進了宮。鬧得沸沸揚揚的賞花會與蔣家關係不大,因為以蔣家今時今日的地位,還沒資格接到賞花會的帖子。
小於氏對此倒是樂見其成。很顯然,去了賞花會就是要掏銀子的。那些名貴花木不必說至少也得上千銀子,就算是不買花木,也總得捐一點兒。如今她一文錢都恨不得能掰成兩半來花,哪裡捨得出這筆銀子呢。
因為太后身子不適,皇后與高位嬪妃們都在輪流侍疾,這次她們只須在壽仙宮外行個禮,就可以去玉卉閣了。一見蔣梅華,小於氏又是高興又是憂心。高興的是女兒看起來氣色好得多了,憂心的是身形遠未恢復到原來的纖瘦,忍不住張口便問:“那藥吃著如何?”
蔣梅華摸了摸自己的臉,笑道:“母親別急,已是好多了呢。”
“那這——”小於氏目光在蔣梅華腰上轉了一圈,“桃姐兒,娘娘瞧著這,這腰身彷彿沒多大變化,是怎麼回事啊?”
桃華冷冷地說:“那要問問娘娘每日是否按照方子上所說有足夠的運動量。”
運動量這個詞兒蔣梅華沒聽過,但聽見足夠二字,已經足夠她猜出桃華的意思了,忙道:“母親,這哪裡是能急得的事情,當初三妹妹不就說了,至少也要半年呢。”
桃華淡淡地道:“是說完全按照方子來,大約半年。”如果做不到——其實她覺得蔣梅華也做不到,減肥是件很辛苦的事情——那別說半年,兩年三年都未必減得下來。
蔣梅華止住小於氏要說的話,含笑道:“既然三妹妹今日進宮,就麻煩給我再診診脈吧。”
桃華默然坐下來,給她仔細診了脈:“大姐姐是每日早晚各走半個時辰嗎?”
蔣梅華輕咳了一聲:“目前實在體力難支,不過至少是走一次的。”
“走一次也比不走強。大姐姐比上次已好得多了。”桃華端詳了一下蔣梅華的臉,“再過一兩個月,大姐姐臉上的膚色大約便可恢復,只是若想身形也恢復,只能照著方子來。”她說完話,再也不想跟小於氏母女敷衍,直截了當地道,“我想見見陸寶林,不知道婕妤娘娘現在是否能安排人領我前去?”
小於氏又要說話,蔣梅華再次用目光止住了她,含笑起身:“這次讓三妹妹入宮就是為了陸寶林,自然是現在就去。”
聽雨居離玉卉閣不遠,更為偏僻窄小,院子裡種的是竹子和芭蕉,盛夏裡倒也陰涼,可因為長久不住人,雜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