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經替你想好了,你改姓蒲,叫蒲小蠻,而我則改姓姜,叫姜小白,以後你就得叫我姜小白了。”
她眼眸微張:“姜小白……你是說,我以後都要叫你姜小白了?為什麼?為什麼你要改姓姜?”
“你忘了?原炎氏的王后就姓姜,我一直視她為自己的親生母親,所以就先借用她的姓氏避一避風頭了,相信她是不會怪我的。”
“可也不能是姜小白呀!”她反對道,“你可以叫姜小黑,姜小丑,姜大聒噪,姜什麼都行,就是不能叫姜小白!”
“為什麼?”江應謀微微偏頭問道,“為什麼我不能叫姜小白?這個名字不好嗎?”
“不好,一點都不好,總而言之你不能叫姜小白!讓我想想,給你另外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姜什麼好呢?姜……姜……”
“姜小白!”門外忽然有人高喊了起來。
江應謀衝她聳肩笑了笑,放下筷子,起身開門走了出去。她爬到窗戶那兒往外一瞧,原來是個陌生的中年漢子來找江應謀,兩人湊在一塊兒不知道說了些什麼,然後那個中年漢子便離開了。
“那人是誰?”江應謀回來時,她好奇地問了一句。
“此地一跑腿的,我讓他去定康幫我送封信。方才我去時,他人不在,我便留了名兒和住處,沒想到他真找來了。”
“你還真打算用姜小白這個名兒?”
“為何不用?姜小白,姜小白,既順口又通俗,很好啊!”
“可是……”
“可是什麼?”江應謀盯著她笑問道,“莫非你還有位朋友也叫姜小白?讓你聽著很不習慣?”
“沒有,我只是聽著這個名字不習慣罷了!好吧,”她捧起麵碗,沿著碗沿喝了一口濃濃茴香的麵湯,故作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說道,“你想叫這個名兒就叫吧,你那一張白生生的臉跟這名兒也挺配的。名兒改好了,你是不是就該好好養著身子了?咱們也好儘快離開這兒去盤子鎮。雖說已經入了戈國的地界了,但這鎮上各國的人都有,難保人家不會認出你張臉來,所以儘快離開是最好的。”
“你說得沒錯,安蘇鎮是個四通八達的小鎮,又是個商貿小鎮,與戈國交好的各國商人都會來這兒貿易販貨,會遇上一兩個人認識我的人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咱們得儘快離開。”
☆、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是無畏
但在離開之前,小住上幾日,將病養好的功夫還是有的。
又是一個暖陽普照的上午,她駐足在一賣小竹器的攤位前,將攤位上那些用竹子所做的細巧之物都瞧了一遍,回頭朝江應謀望去時,發現這男人居然還站在人家熱氣騰騰的食攤前不肯挪步呢!
這饞貨,又饞上什麼好吃東西了?
江應謀垂頭凝視著的是一位五十來歲的大娘,大娘跟前置兩個小灶,灶上分別擱著兩隻奇怪的小圓鍋,別人家的鐵鍋都朝下凹著的,大娘家的小圓鍋鍋底兒卻是朝上微微凸起的,像個光光的小腦袋。大娘則右手握一團軟軟黏黏的麵糰子,輕輕往那燒得滾燙的圓鍋上那麼一抹,一層雪白的麵皮兒便得了。
江公子彷彿對此技法很著迷,目不轉睛地看那大娘往圓鍋上熟練地揉抹面糰子,然後揭下面皮子,丟給旁邊的年輕婦人包上各種餡兒心交給食客,看得那叫一個全身貫注屏氣凝神。
那大娘估計被他這誠心給打動了,他好歹也在旁邊圍觀了好一會兒了,居然在百忙之中抽空抬頭跟他說起了話:“這位客人,我瞧您不是本地人吧?喜歡我家這口?”
江應謀揣著兩袖,含笑點頭:“喜歡,從前我也在別處吃過像這樣的春捲,卻沒見過你家這般奇怪的制皮之法,這是本地的做法嗎?”
大娘一面熟練地烙皮兒一面得意地笑道:“是呀!這可是咱們這兒最地道的吃法,你在別處那是見不著的!別小瞧我這功夫,沒個小半年你還不敢上街來耍弄,靠的就是眼疾手快,稍微不留神,皮兒厚了燙手了糊鍋了都有!我說,你是不是也想來試試?”
江應謀眼眸一亮:“我也能來試試?”
大娘豪爽得很:“這有什麼不行?反正這會兒客人不多,耽誤不了什麼事兒的。來,你去洗把手我教你。”
這話正中江公子心懷,他在那兒杵了半日是為了什麼?不就是想親手一試嗎?他忙將兩隻白淨淨的手從暖和的袖兜裡抽了出來,往旁邊洗手去了。
她見江公子是要來真的了,忙小跑了過去,一把拽住了他的袖子:“喂,你還真要動手啊?你做過嗎?一會兒把你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