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這一次的事他勢在必得。
屋外又有響動,這一回腳步很輕,蕭景銘抬頭看去沈繡繡正帶了個丫鬟走進來,丫鬟手裡還拎著一個食盒,他臉上轉瞬變成了笑意:“外面下著雨怎麼過來了。”
“早上匆匆出門都忘了吃朝食了。”沈繡繡嗔了他一眼,命丫鬟在旁邊布桌,拉著他坐下輕輕替他按了按肩膀,“就算是再忙也不能餓著,傷了身子可不值。”
蕭景銘握住她放在肩頭上的手拉到前面,看著她五個多月的身子,眼底滿是溫和:“那你陪我吃。”
“好啊。”沈繡繡坐了下來給他夾了酥卷,“快嚐嚐,這是剛做的,前幾日剛到的一籠新鮮蝦,冰都還隔層疊著,我讓廚房裡做了你愛吃的酥蝦卷。”
蕭景銘咬了一口,儘管味道不錯但此時他的心思並不在吃的上面,兩口後他放下了筷子,心思微動:“再過些日子就到臘八了,屆時宮裡賞粥,家中也施些糧米給百姓。”
“宮裡的臘八粥送得早。”沈繡繡臉上浮起一抹黯然,“往年姑姑都會另外派人在臘八這天送些八寶果匣子到侯府裡去。”
就等著她提起來,蕭景銘拿起筷子給她添了吃的:“你也有一年多沒有見到德妃了,要不臘八的時候送你去皇陵看看她。”
沈繡繡一愣:“可以嗎?姑姑他們如今都是戴罪之身,祖父都不允許我們前去看望,更不允許我們提起來。”
“昌平侯有他的避諱,你去看就不一樣了。”蕭景銘緩和的聲音,猶如蠱惑,“臘八的時候宮中早早會派人送粥出城去皇陵祭拜,你若想去看看你姑姑,可以跟在他們後面去,我會替你打點好的。”
“我自然想去看看她,皇陵那兒不是人過的日子,我聽聞去年冬天姑姑就熬了一場病,若是能去,我想給她帶點避寒衣物,也不知道她那兒東西夠不夠用。”德妃當初是疼極了這個侄女,沈繡繡也是十分的敬愛德妃,儘管昌平候再三囑咐過她依舊是覺得表哥和姑姑只是失利,並沒有罪。
“那你準備準備,別累著。”蕭景銘臉上噙著笑意,“到時我派人護送你過去看看他們。”
129。129。大結局(一)
接連幾日的下雨,官道上的坍塌無法清除,一直拖延到了十二月初臘八前夕才清理通暢,此時距離當時坍塌已經過去十來天,晴的那幾日好不容易把幾條道挖開來,沒幾天又迎來了降溫,開始下雪了。
藤王府內崔媽媽早一步裡裡外外的收拾了一遍,葉蘭嫣臨盆的日子將近,府內早就嚴陣以待,宮裡皇太后還派了兩個接生嬤嬤前來候著,加上葉國公府那兒方氏找的,府內一下坐鎮了四個。
皇太后在宮中多年,派來的兩個接生嬤嬤也是宮中的老人,算起來先帝還在世的時候最後那幾年宮中並沒有孩子出生,所以這兩個接生嬤嬤有好幾年沒碰著生孩子的事,經驗看起來挺老道,架子似乎也不小,同個院子裡對於宋珏託人請來的接生婆打心眼裡覺得她們低人一等。
寶珠和香薷帶著兩個丫鬟抬了些木炭到幾個嬤嬤的院子裡,正巧碰上出去走走的李婆婆,順手搭了把幫她們把木炭抬到了屋簷下,寶珠擦了一下衣襟上的雪笑道:“麻煩李婆婆了,這幾日冷得快,王妃怕你們在這兒住著冷,特意讓我多送些木炭過來,這兒還多加了幾個炭盆子,幾個屋分著擺。”
“不冷。”李婆婆趕忙擺手,這已經比住家裡好太多了,“給她們吧,我屋裡夠暖和了,要是再暖,出來這一凍還不得受了寒氣。”
李婆婆剛說完那邊屋子就開了,兩個比她還要年長一些的婦人走了出來,兩個人都交叉著手放在袖口中取暖,看到這邊放著的木炭和盆子哈了口氣:“這天兒怎麼這麼冷。”
“是啊,比宮裡頭的冷多了。”另一個婦人點點頭眼瞅著這些木炭催促寶珠趕緊把火焐起來,“這大雪厚的,才幾天啊,你們也不掃掃。”
“雪停了自然會清。”寶珠招手讓在這院子裡伺候的雜役小丫鬟把東西拿去燒,看那兩個嬤嬤凍成這樣也覺得不可思議,難不成宮裡和王府這兒相差十萬八千里不成,至於麼。
“這要是在宮裡頭,天沒亮就弄乾淨了,院子裡也是有人走動的。”其中的王嬤嬤還捨不得把手伸出來,朝著走廊裡退了退,一看外面雪還下著就打消了出去走走的念頭,“這屋裡屋外的怎麼都冷。”
寶珠聽著就不高興了,要說安排這幾位接生婆子住的地方還是平日裡招待客人的院子,一不是泥地二不是破屋,屋內該有的一應俱全,她家姑娘從來都不是小氣的人,廚房那兒還是一天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