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1/4 頁)
這其中也的確很複雜。
一是訊號傳輸的問題。
在遠端操作的過程中,如何實現訊號的有效傳輸?如果在作戰時,資料傳輸的中途,被對方成功遮蔽,那等同於送了一臺機甲給自己的敵軍。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情,絕對會成為有史以來戰爭史上最騷的一次操作。
而大家都無法真實探知對方的訊號遮蔽與反偵察水準,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出現這樣的悲劇。這也意味著機甲上的反遮蔽技術要無時無刻不在更新。這導致了遠端操作,是隻有反遮蔽技術最先進國家才敢玩的東西。
除此以外,還要保障資料傳輸的速度。在戰爭中,要爭取的時間,那都是以微秒毫秒來計。訊號要是猝不及防地卡了一下,那……就非常美麗了。
二是指令功能的問題。
無人機技術一般無法支援過於完善且多變的武器。
而機甲又不像普通的無人機器,它不能只依靠簡單的指令進行攻擊。它很珍貴,派出去的時候,就是以回收為目標來進行使用的。
而且機甲手如果不在戰爭中心的話,對外界情況的應變,難以做到那麼的迅速,環境反饋的刺激也無法及時感知。
那種緊迫感是無法模擬的。
方見塵又衝了回來,擠到控制螢幕前,問道:“看看功能都齊全嗎?”
季班推他:“你擋住我的視線了!”
方見塵:“你的光屏擋住我們瞻仰的視線了!”
季班說:“你先等等,我再仔細看看!”
魯明遠走到林冽旁邊,尊敬問道:“默示的有效遠端控制距離是多少?”
林冽說:“給默示自配了一個訊號傳送轉換器,可以做到完全防遮蔽一百公里。還沒有做最終測試。如果沒有遮蔽訊號,依靠城區訊號進行傳輸轉換的話,可以做到無距離限制。”
一百公里在如今大型戰場中,還是太短。但是一般來說,這樣的距離足夠他們將控制中樞停靠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遠離激戰區。同時給予默示足夠的活動範圍。
而控制檯很小,方便進行轉移調整,他們可以用另外的運輸工具,來配合默示的行動,視線遠端控制的任務接替。
魯明遠:“只有手操機甲能行嗎?”
林冽點頭:“目前來說是的。感測機甲的資料傳輸比較特殊,無法保證足夠的安全性。主要是感測器的運作方式。它無法脫離駕駛艙。”
魯明遠又說:“哦!那相關資料能告訴我嗎?”
林冽:“還沒有。正要進行測試。”
百米飛刀拍手道:“不要愣著了!季班帶著你的機甲,現在開始做資料測試。跟著地圖上的紅點走,先去後面的荒地進行速度和力量測試。魯明遠還是小弟,拿出你們的小本本,準備工作了。”
百米飛刀給季班找了一個足夠寬闊的地方,讓他進行各項操作,方便測試相關效能。同時讓他儘快適應新的操作方式。
季班即興奮,又有一點陌生。這種遠端操作的方式,讓他有一種在打遊戲的感覺。
雖然手操和感測機甲就是不一樣,對機甲狀態的傳遞依賴度不那麼高,駕駛的時候,他就要時刻關注機甲三維模型並進行指令調整。可是在過山坡的時候沒有了那種顛顛的起伏感,爬牆的時候沒有了那種下墜的壓迫感,還真是不習慣。
季班在努力適應自己的機甲。他兩年多沒碰過類似的指令操作,但只用了短短几天,就順利上手。
畢竟有著紮實的基礎,而且默示在功能上,林冽並沒有給他做任何的更改。
百米飛刀看他的操作已經能夠浪起來,而連勝等人身體素質,也在各項調整後基本回歸到合格線上,就真的給他們釋出了作戰任務。
來自遠征軍的第一項作戰任務。
“遠征軍機甲手不夠用,機甲也不夠用。你們都是正式經歷過前線戰鬥計程車兵,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在給你們適應。現在開始正式隨軍出兵!”百米飛刀說,“除了默示,我們還能提供兩臺機甲。沒有的選,一臺狙擊型機甲,一臺偵察型機甲。”
偵查型機甲毫無疑問是葉步青的。狙擊型機甲連勝還能跟方見塵爭一爭。
兩人瞬間扭頭鎖定對方,捶著拳頭放出一股殺氣。
方見塵哼哼笑道:“做你的指揮吧,總指揮,我們不能沒有你。”
連勝:“並不衝突,謝謝。”
“所以呢?人選定了嗎?打一架是嗎?”程澤躍躍欲試道,“其實我風翼開